意如此,姝昕便不再強求,嘟了嘟嘴巴,懂事地轉身,然後領著眾人向海船走去。
等人走遠,海寶兒背好渾元梃,檢查渾元鏢,拾起腳步小心翼翼地向著樹林更深處探去。
深山老林的路,異常難走,清晨的植被都被一夜的霜露打溼,海寶兒渾身上下同樣被逐漸浸溼,好在還有魚鱗寶匕在手,可以隨時開路,清除阻礙。
不知走了多遠,海寶兒越發覺得燥熱難耐,汗如虹下,尤其是頭髮裡竟冒出了縷縷白煙——
怪哉!明明是清冷清冷的天,又怎有炎風拂面的感覺?!
情況不對!
小島透露著詭異!
萬般無奈之下,海寶兒索性脫了棉服外套,掛於樹上,不做逗留,繼續向前。衣服打算等回來的時間順帶再取,這樣做的理由無外乎有兩條:一來,可作為引路標記,便於確定返回路線。二來,還能減少身體的負荷,便於行動。
以懸掛外套的地方為分界點,向外至若窮陰,草木枯萎;向內卻似在長贏,枝繁葉茂。
一邊在冬天,一邊在夏天。
一般而言,出現這種天地異變,定是有什麼曠世異寶,藏化此方,並且還強大至極,詭異莫測。
否則,就是神仙大能親臨,也勾勒不出如此奇特現象。
想通了這一層含義,海寶兒不由地加快了前進的速度。
大概百來息過後,穿過樹林,終於來到了一片寬闊平整的場地之上。場地盡頭,一座矮山擋住了去路,而矮山左右兩個方向,分別有一條寬約丈餘的道路。
路之平坦和堅硬程度,完全不亞於東萊或海花島上的馬路之衢。這樣的路,更像是年深日久的踩踏而成,並非一朝一夕所致。
“奇了怪了,了無人煙的島嶼上,怎會有這樣的路來?”走在路上,海寶兒滿懷好奇,很是不解。
待到山前,赫然發現,石壁上染有斑斑血跡,皮毛遍地。走近細瞧,血還是新鮮的,地面上仍然殘留道道打鬥的痕跡。
“看來,剛才的聲音,就是從這裡傳出來的,它們應該就在附近……”正在思考之際,海寶兒耳廓扇動,瞬間捕捉到了來自東側三十丈開外的細微響動,“原來這那邊!”
側身右轉,海寶兒迅速取下背上的渾元梃,拿在手中,然後身輕如燕,快如閃電地竄了出去……
在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的地方,兩隻野獸正在緊張對峙:一隻外形似馬而非馬,像鹿而不是鹿;一隻長相似猴而非猴,像狒而不是狒。
分不清兩獸的物種科目,也說不出他們的具體稱呼,大機率要等到海寶兒趕來,以他博聞強識的本領,定能為我們做出一個相對合理的解答。
:()御獸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