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法實在可稱法天地之幽邃、窮宇宙之奧秘、為鬼神所驚泣、人事所難測。異日陛下王師平定四方,便可使北至幽燕、南極嶺表、西入河湟,東達吳會——嗯,還不止東達吳會,而該是東達日本及海外島夷諸國——普天之民,讀皆同音。陛下神功聖德,遠邁始皇帝矣!”
話說到這個份上,柴榮心中的那團烈焰也開始熾熱地噴射起來。功蓋始皇帝!這是千古人君的終極目標啊。滿殿臣僚聽到馮道這番吹捧,自然是少不得黑壓壓跪倒一大片,齊刷刷口稱柴榮那不日即將實現的神功聖德。
“哈哈哈哈!真是天佑我大周!五代紛亂至今,天下定心思定。先帝在時,馮相編刻《五經》、《九經》,成梁唐晉漢四朝未有之文治之功。如今朕登基不久,又有偏鄙吳越之臣獻上讀同音之法。如此種種神功,莫非我大周王氣凜然、永為正朔之表徵!北鄙劉崇老賊,逆天而行,朕此番出師,何愁大業不成!”沉穩內斂如柴榮,聽聞如此功績,也是不由得悠然神往,高聲笑出聲來。
見柴榮終於沒法繼續裝深沉、而是激動之色溢於言表,拍了一輩子馬屁的馮道自然是打蛇隨棍上,恭敬無比地說道:“陛下聖德威臨,此戰必然克復太原、劉崇束手!老臣以為,當將此祥瑞明發天下,作為我新皇得天恩庇佑之表徵,提振六軍士卒之士氣。”
“說得好!即刻將此神蹟昭告天下!嗯,馮相獻此奇功殊勳,當受……嗯,對了,馮相,恰才你說此典的成書,並非你之功勞,而是吳越國宗室所為,其間細節如何,速速奏來。”意淫到美處,正想王霸之氣側漏一番,才想到剛才馮道剛開口的時候還是一番請罪的語氣態度。那書該是吳越國彭城郡王錢惟昱所編著才對。
“好教陛下得知,此書總編纂之人,乃是吳越國王之侄、彭城郡王錢惟昱。其餘出力貢獻之人,則有偽唐太傅周宗之女周娥皇——彭城郡王少年時曾在偽唐都城金陵為質,得周宗教誨之恩,因此與周宗嫡女有師姐弟之誼,去歲吳越兵陷信州、擄獲在信州龍虎山張天師處修行養病的周氏女,錢惟昱念及恩師之情,將其姐妹延至蘇州奉養,共襄此文教盛舉。
至於這假名之法的來源,乃是得之於滄海之東的島夷之國日本國——昔年前隋前唐之時,日本國二十餘次派遣遣隋使、遣唐使等使節師法我中土文教禮儀,外邦之人為習學漢文,造出假名之法,以為漢文注音。
彭城郡王與老臣僅有數面之緣,但其心向文教之大志雄才,令老臣與之結為忘年之交。老臣深知此人生平唯有三好,第一好詩詞文章、第二好著書立說,第三好雲遊四海,輯錄天下奇聞軼事、增廣見聞。據彭城郡王與老臣書信往來所言,此法乃是其東遊島夷諸國時,自日本國受假名之法啟發,並與漢文反切古法結合,洋為中用、去蕪存菁,方得此大道。
此道大成之日,吳越不但在中土刊印此法、以備推廣。連海外日本國及其餘東洋島夷諸國,也莫不欣喜若狂、以為從此以後,歆慕漢化之夷習學漢文日益便利。日本國內,原有公主司掌弘文館、為比類武周朝上官婉兒之職;此書編修之時,亦與彭城郡王交厚、泛滄海而雁書切磋。
只是彭城郡王自謙其年輕名淺,若以己名推廣此大典,恐天下博學鴻儒輕慢不信,而又慮及老臣現有編刻《五經》、《九經》之功勞,天下文士之間,名望已極。故而讓林學士攜帶成書及私信投於老臣私邸、情願將此曠世殊勳的首倡之功讓與老臣。不圖虛名而求惠及天下讀書之人。老臣被其心胸德行所感召,不敢貪天之功據為己有,因此不得不宣告其事!”
當世第二大影帝馮道在金殿之上娓娓道來,又少不得加入了一些當年國朝初立時他去吳越宣旨冊封、與彭城郡王錢惟昱以學問文治之見結為忘年之交、後來數年間那錢惟昱如何為了天下讀書人嘔心瀝血發明活字印刷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