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眾奏請拘捕竇憲同黨班固,和帝准奏,即命洛陽令種兢,依律拿問鞠審。 種兢與班固曾有私仇,於是欣然奉旨,逮捕班固及其諸子下獄,刑訊逼供。班固在獄中未久,便被折磨病死。臨死前泣血寫下遺表,託家人密奏天子。其奏略雲: 臣自就任蘭臺令史以來,從明帝永平元年起,受命專門撰述《漢書》,歷時二十餘年。依照寫作計劃,全書分十二紀、八表、十志、七十列傳,共一百篇。期間雖亦從事其他著述,又參與大將軍竇憲軍事,大體未曾中斷《漢書》編寫。今全書絕大部分內容已經定稿,惟八表及《天文志》未成。以至死於冤獄,不亦悲夫? 和帝覽奏大驚,由是下詔遣責種兢濫用私刑,並令究治獄吏之罪。因惋惜班固大業未竟,復令其妹班昭到東觀藏書閣,將《漢書》續寫完成。 畫外音:班昭字惠班,學問廣博,不弱其兄。十四歲時嫁於同郡人曹世叔為妻,丈夫不幸早年去世。漢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宮,命皇后及貴人嬪妃等視其為師,稱為“曹大家”。鄧太后臨朝聽政後,特許班昭參與政事,加封班昭之子曹成為關內侯,官至齊國國相。同郡馬融拜伏藏書閣下,跟隨班昭學習;其後皇帝又命馬融兄長馬續接替班昭,終於完成《漢書》。 少年天子劉肇一舉掃平外戚竇氏勢力,由此開始親理政事。每日臨朝聽政,深夜批閱奏章,從不荒怠,故有勞謙有終之稱。因聞北匈奴單于率眾北還,和帝便派將兵長史王輔為帥,與蜀郡太守任尚聯手追擊。 二將奉命,率軍北征,連戰連勝,最終誅殺北單于,盡滅其眾而還。 鏡頭轉換,邊北遼東。 鮮卑聞說北匈奴已滅,遂乘機遷入匈奴故地,就此定居下來。北匈奴餘部此時尚有十餘萬落,於是皆都自稱鮮卑族號,由此復又漸漸強盛。 適逢此時,遼東太守祭肜因病亡故。哀書入京,和帝甚表悲憫,詔命其子祭參繼任遼東太守。然而祭參雖然征戰有功,但威望遠不及乃父,於是遼東漸漸不寧。 祭肜武勇過人,又不失長者之風,頗有古代名將司馬穰苴風範。烏桓、鮮卑追思無已,每朝賀京師,常過冢拜謁,仰天號泣乃去。遼東吏人為其立祠,四時奉祭。 字幕:歲月轉換,似水流年。永元六年秋,西域都護班超調發龜茲、鄯善等八國部隊共七萬人,進攻焉耆、危須、尉犁。 大軍行到尉犁,班超派使分別通告三國:大漢西域都護今次來者,欲鎮撫三國也。爾等既欲改過向善,宜遣大人來迎,我當賞賜王侯已下,事畢即還。 焉耆王廣早聞班超大名,厚待漢使,並遣左將北鞬支為使,齎奉牛酒以迎漢軍。 班超見焉耆王並未親至,故意假作發怒,詰責北鞬支道:汝雖是匈奴侍子,而今秉掌焉耆國之權。我今率兵自來,焉耆王不及時迎降,皆汝之罪也。 左右諸將一齊恫嚇:似此不忠不義之徒,不如殺之! 班超說道:公等不知,此人威權重於焉耆王,今未入其國而殺之,必令自疑。若因此而裝置守險,我等豈得到其城下哉! 於是賜以酒食,然後遣之。 北鞬支還至焉耆,向國王備述班超威嚴,說其恩義。王廣見北鞬支安然無恙歸還,知道漢朝沒有平滅己國之意,遂親率高官在尉犁迎接班超,奉獻禮物。 班超見其主動來降,遂以恩義待之,深加撫慰。 未料王廣返回王庭,立即下令拆掉國境山口圍橋,欲阻漢軍於境外。班超早已料到,卻從別道繞行進入其國,距王城二十里紮下營柵。 焉耆王見漢軍從天而降,不由大驚。便欲逃入山中頑抗,待班超糧盡退兵後捲土重來。其國左侯元孟曾在洛陽為質,心向漢朝,潛派使者向班超報信,說與焉耆王計劃。 班超為穩定焉耆國貴族,故意斬殺元孟使者,併發檄文,約期宴請三國國王及大臣,聲言屆時將厚加賞賜。 焉耆王廣、尉犁王泛及北鞬支等信以為真,三人多人一起到會;焉耆國相腹久等十七人害怕被殺,就此逃跑;危須王也因心中狐疑,未至漢營。 宴會開始,眾人依次坐定。班超突然變色,責問焉耆王等人道:危須王因何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