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乃是繡之師叔,當世劍豪,王帝師!”

王帝師,林立心中嘀咕,這名字倒有些陌生,但三國時期牛人自己基本都略知一二呀。但看張繡樣子,應不是誆騙自己。

“王帝師?吾知你師從槍神童淵,卻不知還有個同門師叔?”

自王莽纂漢,時人取名大都一字,雙名者往往是因為家裡曾有罪行,只允許取雙字為名,以為低賤。

(這邊要說抱歉,此前書友葉添龍求個龍套,但因雙名緣故,便詳見第四十章,長安城內百花殤,劉協之死我絕對不是有意的哈哈哈)

 。。。   (要上三江潛力榜。劇情也到了新的篇章,還請繼續支援!)

天下亂象已定,各方政權若雨後春筍,層出不窮。

劉協死時不過十四歲,自然是無有子女,而先帝劉辯死於董卓暗害,同樣無後。

如此,就失了正統。

二帝諸王之間,互罵逆賊,彼此不能信服。

但這風波尚在剋制之中,無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率先挑起戰爭,所以雖政權混亂若百花齊放,卻是處於暴風雨前的安寧時期。

起碼對於長安的林立而言。

手下既得賈詡、鍾繇,一直叫林立頭疼的文官系終於豐滿起來。而才女蔡琰的加入,更成了林立軍中最美麗的風景。有這幾人為助力,長安事宜雖多,但漸漸上了正軌。難民的安置,城市的重建,包括田地的重新劃分等等等等,眾人無不是很快商議出對策,在交由林立過目後,以不容拒絕的態度實施下去。

匈奴劫掠之時,並不是挨家挨戶的掃蕩。小戶人家的窮苦百姓能有什麼油水?

而受災嚴重十不存一的貴族的消失此刻倒成了林立隨心實施政策的助力。

與在上庸宛城類似,田地房屋等統一收繳後,以人頭分配下去。若在平時,大戶們自然是不肯同意,但現在,死人說不出言語,僥倖存活的又怎敢違背兵權在手的林州牧。

很順利,一切都很順利。

匈奴兵掠奪的貴族財物在身死之後,成了林立的戰利品。而叫賈詡運出加以變賣後,又成了重建長安的最大助力。

林立現在的住所乃是城中一富戶自願讓出的大宅,皇宮他是不敢堂而皇之去住的,而這大宅位置極好,正在城中心,林立假意推辭後,便收了下來。

一干重臣若法正劉瑞等尚未成家的,便同樣住在宅內,而蔡琰也被單獨分了個小院子留在府中。

眾人皆是才學出眾的人傑,又為同僚,一來二去之下,漸漸熟絡。平日商議政事也較為方便,偌大林府,漸漸熱鬧起來。

這日,林立讀罷甘寧李嚴二人送來的兩郡情報,提筆回覆,示意其一切放手去做。若有不長眼的宵小為禍,也允了他們自行出擊的權利。

這樣的放權無疑是有風險的。甘寧還好說些,或許天生相性較近,又曾幾番並肩,與林立頗為親近,忠誠也得到了保障。

而李嚴卻不同,當日林立尚在宛城之時,便發覺可能是自己魅力比較低的原因,李嚴對他一直未曾全心全意。與當日離開宛城的無人窘境不同,現在林立帳下,有一郡太守之才的並不在少數,但林立還是堅決的將宛城交給他打理。私下裡回答謀主們的疑惑時,坦言道:

“興霸、正方,皆從我於勢微之時。興霸勇武,數次以一己之力解我困境,忠善驍勇,使我信賴。而正方大才,遠不止太守之職,雖言語不多,但親政愛民,得百姓愛戴。宛城有今日興盛之景,正方功不可沒。此二人若不負我,我必不負之。”

這一席話乃是林立肺腑之言,能從上庸一郡發展到今日地步,屬下眾人的功勞,他一一牢記在心。

政務有這幾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