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看過欽天監對地震的解讀後長鬆了一口氣,只要不讓他下罪己詔就好。
三月二十二日,弘治皇帝在聽完經筵後,派遣貼身太監韋泰到內閣召徐溥、劉健、李東陽、謝遷幾位閣臣到文華殿議事,
議事的主題自然不會對外宣揚,但明眼人都知道是天子針對最近頻發的地震,向閣臣們詢問意見。
制敕房、內閣、誥敕房都挨在一起,在文華殿南面。
天子下詔後,幾位閣臣立刻便動身前往文華殿議事。
與先帝成化天子很不一樣,弘治皇帝十分勤政,在這一點上簡直可以和工作狂魔太祖皇帝相媲美。文華殿作為給天子講經的場所,也時常會被用來召見臣子,當然因為距離的原因,天子通常只會召見閣臣。
地震過後,最需要做的就是安撫民心。
天子要做的便是反省自己的言行,諸如有沒有失德的地方。而地方則要對稅賦進行一定的減免。這些都是套路,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去做就行了,實在沒有什麼難度。
卻說謝遷謝閣老在家中和兒子謝丕閒聊時,無意間將天子要外放謝慎到山西布政司潞安府的訊息說了出去。
謝慎這日正自在翰林院品茶,聽聞謝丕來了,連忙叫人把好友迎了進來。
二人平日都要在衙門坐班,故而不太常來往,如果要聚那也是私下去聚。
謝慎頗有些好奇道:“怎麼,丕賢弟竟然有工夫來翰林院,屠老大人那裡不再盯著你了?”
謝丕猶豫了片刻還是壓低聲音道:“恭喜慎大哥了,你可能要升官了。”
升官可是個好彩頭,翰林修撰是正六品,這是狀元標配。詹事府右春坊右贊善也是正六品,雖然極為清貴,但從品級上講確實沒有什麼提升。難不成皇帝陛下看不下去了,要給他生個右諭德噹噹。
謝慎知道謝丕的老爹是聖眷正隆的閣臣,自然會有第一手的資訊,這訊息應該假不了。
“託丕賢弟吉言了,只是不知是什麼官職?”
謝丕無奈道:“陛下似乎有想法將你外放,應該是山西那邊的。”
我靠!
謝慎險些喊出聲。這可著實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啊。
大明一甲前三名的仕途軌跡都是定好的,那就是先在翰林院混資歷,再去東宮混資歷。混著混著就可以成內閣儲備幹部了。。。。。。
這樣的工作又清閒又不容易犯錯,簡直是美不可言。
而那些二甲靠後和同進士出身的,則不得不去外放縣令、知州以熬資歷,能不能回京還是兩說,更別提進入大明朝廷中樞了。
。。。。。。
。。。。。。(未完待續。)
第三百零六章 外放知府(第二更)
大明京官貴,地方官賤,故而常常會出現地方官調入京師降品的情況。但即便是這樣,仍有無數人託關係搶破頭的擠進京師來。
究其原因,就是京官有前途。
而今謝慎在翰林院乾的好好的,跟小太子也混了個臉熟。
在這種情況下,皇帝陛下竟然要外放他。
謝丕自然也改變不了什麼,無非是希望謝慎能夠提前有個心理準備。如果想要據理力爭,還可以上書掙扎一番。雖然這對結果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影響。
謝丕前腳剛到翰林院,傳旨的太監後腳便跟了來。
此次傳旨的還是谷大用。
他和謝慎關係處的不錯,一進官署便笑聲道:“恭喜謝大人了。”
謝慎心中一團亂麻。這弘治皇帝也太不夠意思了,連讓他想應對之策的時間都不給,這可如何是好。
雖然心中腹誹了幾句,但他還是要接旨的。
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