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曲陽,黃公山上。 墨祖來尋兵祖,說以龐涓嗜戰濫殺之事,兵祖嘻嘻哈哈,先說此事不歸己管;因見墨祖不悅,遂推出愛徒孫賓,使去對付龐涓。 墨祖便問:孫賓何在? 王敖老祖:已畢業下山,還歸齊國故鄉去矣。 故友相見,自是親熱,置酒相待。 當日宴罷,墨祖便即下山,來至大梁,探看龐涓動靜。 剛至大梁,便滿街聞說龐涓炙手可熱,又自恃其能,威壓國相;更常向國人吹噓,說欲西平秦國,東滅齊魯,南吞楚越。 墨祖聞此,便對門人說道:龐涓此人好大喜功,非以孫賓代之,則中原兵禍不解。 弟子:師祖將以何策,使孫賓以代龐涓? 墨子:為師自有妙策。 當下計議已定,墨祖乃著山野粗服,麻履布裳,叩宮報名,求見魏惠文王。 梁惠王熟知百家諸子之典,聞說墨翟駕到,不勝之喜,急命請入。 龐涓問道:一個將死山野老叟而已,大王何必敬其如此? 梁惠王:將死老叟?亦因其老,卿之幸也。當年墨子曾匹馬單車,南下郢都,以一己之力,屢破匠門祖師公輸般諸般攻城之術,逼迫楚王召回將發之兵。如此本事氣魄,舉世哪個不知?卿能為我魏國大將者,幸虧墨子已老邁矣! 龐涓聽罷,咬牙切齒,悻悻不語。 梁惠王遂率滿朝文武百官,降階迎入墨子,請於上座。且以長輩之禮相待,誠心叩以兵法。墨翟指說大略,並不深談。惠王猶然大喜,欲留聘墨子在魏國任職。 龐涓聞而緊張萬分,心驚肉跳。未料墨祖根本不以為意,反而固辭。 墨子:雖蒙大王雅愛,但老臣山野之性,不習衣冠,更不知禮,恐亂魏國朝綱。況臣從不知兵,大王非欲求善兵者,老臣所知一人,可當此大任。 龐涓初時聽見墨子推辭,心中為之一鬆。未料墨子話風忽轉,龐涓其心復懸。 梁惠王:未知先生所舉,乃是何人? 墨子:齊人孫武子,大王可知? 梁惠王:因何不知?其助吳王闔閭,數年內便破強楚,幾滅其國。又留《孫子兵法》十三篇於吳,人稱兵聖,惜未傳之於世。 墨子:大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今有孫武裔孫,名喚孫賓,盡得其祖《孫子十三篇》真傳,且又師從鬼谷仙師,盡得其兵法所學,真當世將才,老臣不及其萬分之一。趁其學成下山,並未出仕,大王何不召之,使其為魏國之帥? 梁惠王大喜,復又不悅,轉向龐涓:孫賓既是學於鬼谷子,則便是賢卿同門兄弟,卿如何隱而不奏? 龐涓聞說,只差未將滿口鋼牙咬碎,又張皇失措,於是答道:惟如墨子所云,孫賓乃臣之師弟也。奈臣下山之時,其學業未就,故未及言。 梁王怒息,笑謂墨子:如此說來,龐卿早早學就下山,孫賓尚自學業未成,則師弟不如其師兄所學,由此可知也。 墨翟斜視龐涓一眼,悠然答道:臣聞一樹之李,有苦有甘,況一師之徒乎?孫賓獨得乃祖秘傳,又蒙鬼谷仙師耳提面命,故因其專,不忙於下山。放眼天下諸侯,尚且更無大將是其對手,況他人乎? 龐涓聞罷,手按劍柄,胸中一口熱血上升,直要噴將出來。 墨翟說畢,又閒話半日,便即告辭。梁王苦留就餐,便命置酒。 墨子道:老臣辟穀,不食人間煙火,已十餘年矣! 起身一揖,下殿而去。 待墨子遠去,梁惠王即召龐涓:卿實對孤言,你師弟孫賓之才,果如墨老所云,天下無人可比乎?若非如此,墨子乃天下至信之人,是於此誑騙寡人乎? 龐涓:臣非不知孫賓之才,但其乃齊人,宗族皆在於齊;齊又與我爭霸,是為仇敵。若強使孫賓仕魏,其必先利齊而後為魏計,臣是以不敢進言。 惠王:其祖孫武亦乃齊人,豈非為吳國建立不世大功?況孤聞士為知己者死,寡人以國士之禮待之,豈必本國之人,方可用乎?將軍其為寡人召之! 龐涓:大王既欲召孫賓,臣即當作書,遣使往聘! 告辭下殿,背上已被冷汗溼透,又如同冷冰入懷,氣不得舒。於是回府計較一夜,不得安眠,至凌晨方才修書一封,於早朝時呈上。惠王展觀,見其書略曰: 涓託兄之庇,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