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剛剛與他發生了一點不愉快,此時正恨著他呢,如果發生點邊境衝突,六角家一定樂得看吉良家倒黴,淺井家的盟友朝倉家可是和吉良家沒瓜葛,也就是說吉良義時動了淺井久政,朝倉宗滴就會毫不猶豫的出兵來揍吉良義時。
朝倉宗滴啊,那可是朝倉家的老祖宗,北陸的軍神,地位和未來越後的那位軍神一樣一樣的,而且這位老祖宗還是敦賀郡司,手裡有錢有糧還有八千如狼似虎的兒郎,全都是經過一向一揆洗禮的老兵,外加朝倉家另外掌控的大野郡的七千大軍一合那就是一萬五千大軍。
這可是當年在九頭龍川打敗三十萬加賀一向一揆的朝倉家精銳,不是草草徵召農兵,和他們打就是作死,真為那點領土得罪一群仇人根本不值得,尤其是越前的朝倉家可是難纏的狠,朝倉宗滴還在世的朝倉家是難纏乘於二,他又不是織田大魔王,敢玩大嗎?所以怎麼算都虧。
南近江六角家就自動略過,山城國一大堆御料所各種麻煩也被忽略,若狹國那可是朝倉家的菜,打那裡的算盤就和直接與朝倉家開戰沒區別,然後環顧一圈發現自己真心沒有地方發展了,難道就這麼當個小領主麼?
吉良義時覺得必須要做抉擇了,走到這一步絕不允許再走回頭路,只有繼續前進才能在戰國好好的活下去,三好家歷史上稱霸近畿,因為他的出現而受阻,但是事情沒那麼簡單,只死一個十河一存對三好家來說,只能算升勢漸止連傷筋動骨都不算,三好長慶還揚言一定會報復他的,他沒說這話就罷了,說出去就肯定跑不了。
隨著丹波的戰事結束,吉良家內似乎感受到大戰的即將到來,吉良義時下達新軍召集令,目前吉良軍一共7000人,戰力比起一年半前翻一倍不止,但人數的劣勢還是無法彌補,於是吉良義時又從浪人眾調撥素質不錯的1000人,這樣湊集8000大軍開始集中訓練,為即將開始的戰爭做準備。
三月初,吉良義時前往京都參見足利義藤,兩個人商討了一下決定把細川晴元請回來繼續坐鎮京都,自從他離開京都與六角家待一起,六角家就有些疏遠幕府,這不是個好兆頭,而且他和足利義藤的密謀也需要啟用。
於是就有了大館晴光親自前往觀音寺城請細川晴元回京都之事,細川晴元拿著架子撐了半天才同意回京都,其實他早就想回去了,但是就是有點別不開面子,而且足利義藤太不尊重他,讓他的自尊心受到傷害,而這次足利義藤來請他,被他視為將軍與管領之間戰爭的一次偉大勝利,於是他帶著隨從大張旗鼓的返回京都。
此時京都的防衛力量已經從2000人變為5000人,足利義藤與細川晴的軍力相差1000人,但足利義藤手裡的精銳全部換裝吉良家的鎧甲,又有幕府奉公眾的全力訓練,總體上幕府與管領方的實力平分秋色。
當然現在足利義藤有求於他,也就放任細川晴元掌管京都的防衛力量,細川晴元又回到將軍的左手邊這讓他很高興,而那個討厭的吉良義時也很聽話的奪回他的坂本城當農民去,似乎一切都向細川晴元嚮往的美好方向發展。(未完待續。。)
ps: 我依然……求訂閱
第196章 整編與狂熱
吉良家內都對戰爭有著極高的預期,為應對即將爆發的戰爭,吉良義時釋出命令,滋賀、高島兩郡在籍武士,凡終於幕府有志振興家名者悉數從軍令,高島七頭首先相應派出大量家臣陣參,此次命令也被稱作“近江從軍”,此命令被高島郡國人視作振興家業的一次極佳機會,高島郡佐佐木氏一流要押注吉良義時。
高島氏嫡流自從家督死後被朽木家的人繼承名跡就開始衰落,高島越中守高貞之子年僅十三歲的高島太郎,元服名為高島賴經近江從軍,此次近江從軍高島家為了復興可是使出了大力氣,高島家的一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