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傘,浮在潮面。騰身百變。
堤岸之上,民眾一時回頭觀看舟揖爭渡的場景,一時回身細望伎人弄潮時變化多端的表演,真是眼花繚亂,目不轉睛。離堤岸百餘步之處,一個,七、八畝大的空地赫然在目,空地擺放著幾十套桌椅和醉酒榻。擺滿果品、糕點、茶水,旁邊還有面容秀麗的少女伺候。
宴席之前有個花臺,綴滿了錦繡、鮮花。臺上筆直端坐著一個衣著華麗的女子,手撫琴絃,歌聲甜美的唱著一首酒泉子:長憶西湖,湖上春來無限景。吳姬個個是神仙,競泛木蘭船。樓臺簇簇疑蓬島野人只合其中老。別來已是二十年,東望眼將穿。
這是潘閬的詞,回憶杭州西湖旖旎風光。景中寄情,情中寄景。深得杭州百姓喜愛,而且唱詞少女歌聲悠悠,如珠玉落盤,悅耳動聽。最重要的還是個,美女,一曲唱罷,自然引得眾人齊聲喝彩。
民眾叫好管什麼用。最要緊的是知州大人的看法。在旁人的注目下。張方平皺眉說道:“久聞潘逍遙以性格疏狂聞名於時,有爛醉狂歌出上都,古寺看碑不下驢之譽,怎的這詞如此靡靡,類似女兒。
”
旁人一聽。立時明白過來。張方平不喜含蓄委婉的情調,那刻換唄。耳語幾句,一個揮手,片刻之後,又有位亮麗佳人抱著琵琶,款款上臺。柔身行禮,屈膝半從。纖指扣弦,清聲喝道:“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
又是潘閬的詞。不過這回似乎能入張方平之耳,手指和絃而劃。旁人見了。心中稍安,不料,瞬息之間,張方平卻皺起眉來,微微搖頭。
宴會的目的是為了什麼,當然是討好張方平,希望這位知州容易相處,沒事別折騰。你好我好大家好,見其不滿,旁人又紛紛猜測起來。
最後也沒有個定論,畢竟以前也是如此接待新官,就連范仲淹也沒有受到這種待遇,又是舟戲。又是弄潮的,規格可是高了許多,還有什麼不滿意的?(未完待續)
( )
第三百八十八章隨意
2不是張知州不喜潘閬詩詞啊。,一有人猜測道,也不發次湖鯊理。畢竟不管別人怎麼推崇潘閬詩詞,張方平不喜就是不喜,欣賞口味有異,沒有任何道理可言乙
“那就再換一首,柳七的詞不錯。”
一語定音,片復。亮麗少女抱著琵琶下臺,又有個妙齡美女,手執紅牙板。朱唇含笑。纖纖細步走到花臺之上。巾咱哎哎唱起了柳永那首膾炙人口的望海潮:“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又是關於杭州錢塘的詞,難道就不能換別的地方嗎,當然不行。廢話。杭州是東南第一州,歷史悠久,經濟繁榮,風景如畫,湖山秀美,這些都是非常讓人驕傲的事情,作為本地人士,卻說別的地方妙。想數典忘祖不成。
再者說了。如今是為張方平接風洗塵。正是加強他對杭州認同感的時刻,最好讓他將杭州當成自己家鄉,這樣大好的機會怎麼能錯過。
然而,就是這首寫盡了樓州富庶與美麗的望海潮,卻沒有弓得到張方平的共鳴,卻見他百無聊賴倚在榻上。目光隨意觀掠四周,卻沒有一個停留的焦點。最終落在錢塘江潮上,好像對潮起潮落的景象比較有興趣。
這個時候。終於有人看出些什麼來,輕聲說道:“這位張知州。似對輕婉詩詞不感興趣
“啊,想起來了,聽友人說過,張知州幟格豪爽,最喜結交豪傑之士。尤喜談兵
“豪邁之氣”那再換一首。”有個富神聞言,也沒有與人商議,直接跑到花臺幕後,讓待會登臺的伎人唱那種氣勢豪邁的詩詞。
拿錢辦事。償人當然允應,反問道:“不知貴人想聽什麼詞?”
“飛意,只要破礴大氣,且是名士所作即可就算不是不學無術。但一時之間豪仲也想不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