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沒有囤積糧食,那邊怎麼就有傳言了,難道有人能掐指會算。提前知道杭州之災會持續擴散。且十分嚴重不成,誰的算計”咳。”章東主聲音嘶啞,怒氣衝衝地叫吼起來。最後氣息不穩,咳嗽連連。
( )
第二百八十三章 名節
告代資訊傳遞十分不便,有時候鄉里發生的事情,鄰村兒個一清楚,況且半個月之前,糧價根本沒有波動,這幾天才上漲而已,蘇州那帶地方怎麼可能預先知道,章東主緩過氣來,心裡卻充滿迷惑、茫然,還有幾分後悔。
以往缺糧的杭州城,現在一下子湧進十幾萬石糧食。可以想像的是,當貨商們確認杭州乾旱缺糧的訊息無誤時,絕對不會滿足於只運一船來而已,而今訊息肯定已經薦遞回去,想來再過段時間,駛入杭州城的不僅只是十幾艘貨船了。
“諸位,事情的來龍去脈我不想了解,我只是知道,若是再不開鋪經營,倉庫裡的米糧只怕會發黴腐爛了。”說話的是那姓古的東主,只兄他神色漠然道:“當初聽信家人之言,花費重金囤積糧食,一個子都沒剩下,連買點茶鹽魚肉的餘錢都沒有,若是再不出手,家裡老少也只能天天吃素。這叫人如何受得了。”
“古兄言之有理,其實做生意的,也不必賺足幾倍之利,有點賺頭就行。”
眾人紛紛點頭贊成,如今的形勢,想賺取暴利肯定是不成了,況且不是每人都是專門經營米糧生意的,其下還涉及有其他產業,當初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儘快囤積米糧,他們可是舍下重本,有人是借、有人是當、有人是挪用。以每鬥百二三十文錢的高價從別人手中收購,本想再過幾日,能大賺一筆,可惜事與願違,願望成空。自然萌生了退意。
“既然大夥都沒有意見,那就這樣吧。”古東主說道,根本沒有徵求章東尖的意見,朝眾人微微拱手,徑直告辭而去。
這個時候了,也沒人想要商議什麼對策,眾人相互對望了片刻,也隨之三三倆倆的離開,沒有人理會還在座位上輕輕咳嗽,不停喘氣的章東主,都忙著回去安排開店事宜。
,,
州衙,議事廳。杭州地方九縣知縣共聚一堂,趁著范仲淹沒有到,熱情友好的攀談起來,九人之中,年紀最大的近五六十歲,最小的就是楚質。才十七歲而已,雖然由於守地之職,幾人很少見面,但相互之間也不算陌生。
畢竟同屬杭州官場。公文之間時常有所往來。可謂是神交已久,難得有機會這麼齊人,如果不是礙於公務在身,眾人怕是少不了要舉杯共飲暢談一番,所謂的官場人脈,其實就是這樣結交出來的。
官場詭變難料,除了一兩個準備致仕的官員。誰也不會知道對方能在仕途上走的多遠,不過就算前程如何遠大,要是沒有人幫襯,那也只是孤家寡人一個。成就不了大事,要知道仕途之中,並不只有人結黨營私而已。
歐陽修幾年前寫的朋黨論餘韻還未消除,正人君子們才恍然明白過來,原來只要志同道合之人,也可以結黨為公,既然如此,那誰還願意做個獨夫,當然是趕快找幾個志趣相投的好友,相互扶持,爭取走得更遠。
說了大堆相互仰慕的話,幾人也按照熟悉程度,分成三倆個小***閒聊起來,一般來說,鄰縣之間自然比較熟絡,所以楚質與張元善就臨近而坐寒暄起來。
交流了片刻兩縣的政務時訊,隱晦的暗示兩三次。見到楚質沒有表示,張元善忍不住悄聲說道:“楚知縣,赴宴之事,睿達兄是如何回應的?”
糟糕,才才驚喜之下,忘記追問沈遼了,還不知道他是否答應呢,楚質心中懊悔,正想實話實說,卻見到張元善滿面的期待,頓時又把到嘴邊的話嚥了回去。口中打了個哈哈,腦子急轉,想著怎麼把這事敷衍過去。
“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