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貢院擬定的名單,已經大致將參加殿試計程車子好等級,只能皇帝過目,同意之後就可張榜公示,當然,貢院的官員不是笨蛋,自然清楚皇帝的心思,名單之中,根本就沒有選定誰是新科的狀元、榜眼、探花,甚至連第一榜進士及第的名字都沒有列出來,只模模糊糊的把成績優異計程車子名字放在前面而已,切等待趙禎裁定。
“趙卿,這次殿試錄取多少士子啊?”接過小黃門呈上來的名策,趙禎仔細瀏覽起來。
“回稟陛下,共有四百十八人,其中進士科三百二十一人,諸科一百七十七人。”趙概說道,古代科舉考試,不僅是進士一科,還有其他所謂的常科雜科,像明法明經之類的,雖不及進士之貴,可是還是有人報考的,果不出意外,這些人以後就是朝廷的中下層官吏的首要人選,而且註定不能成為朝中要臣,執掌中樞。
“趙卿,卷子可帶來了。”趙禎微笑道,意有所指。
“臣已備妥,請陛下聖覽。”趙概不慌不忙從寬大的衣袖裡取出考卷,從考卷的厚薄程度來判斷,應該只有十幾份,絕對沒有四百十八份那麼多,這就是貢院官員向皇帝推薦的第一甲進士名單,果不出意外,今科的狀元榜眼探花就在他們之中出。
接過卷子,趙禎也沒看卷首的姓名戶籍資料,而是仔細閱考卷的內容,不時露出滿意的微笑,能得到貢院官員的推薦,文章自然是如花團錦簇一般,不然也不敢呈予趙禎御覽。
隨意抽閱幾份後,趙禎和聲問道:“趙卿,諸多子之中,你心屬誰為狀元?”
“就文采華美而言,當以沈第。”趙概猶豫了下,微笑說道:“若論文章氣勢磅礴,當以錢公第一,若論策對言之有物,當以馮京第。”
“趙卿還真是誰也得罪啊。”趙禎輕笑道,隨之抽出這三人的考卷仔細觀看起來,良久之後,心裡有了決定,拿起硃筆在三份卷子上勾畫幾下,輕輕擱放在旁,又拿起名策大略瀏覽,隨機抽點幾個名字,讓身邊的小黃門去貢院取其考卷,這是在檢查貢院官員在擇才時是否有所疏漏,防止底下官員糊弄自己。
在小黃門去取考卷的時候,趙禎在名策末尾處發現一個熟悉的名字,心中動了下,微笑說道:“趙卿,聽聞何學士前些時候收下的弟子也參加了殿試,不知其才學何?可曾榜上有名?”
“陛下說的是觀文殿楚學士的子侄楚質。”趙概非常
笑道:“這人才學故然不凡,可惜年輕尚輕,見識卻,策論文理還算可觀,予個同進士出身還是可以的。”
“年幼,見識自然不足,既然有才華,不可隨意埋沒。”趙禎微笑說道,吩咐取回考卷的小黃門再到貢院一躺,將楚質的卷拿過來。
“陛下明見,是臣考慮不周。”趙概連忙說道,察覺皇帝似乎有意提攜楚質,心中喜悅之餘,也有一絲擔憂,不知楚質的答卷是否能讓皇帝滿意。
過了片刻,氣喘吁吁的小黃門疾步返回,將楚質的策試卷呈給趙禎,隨後退在一旁悄悄歇息,隨時聽從皇帝的吩咐。
“這字……。”接過楚質的卷子,趙禎立即驚訝了下,笑贊說道:“頗有大家風範,想來再過幾年,朝中又多了位可與蔡君謨比肩的書法大家,就憑這點,予他個進士也未嘗不可。”
“陛下慧眼,聽說當~何學士之所以收下楚質為弟子,也有看中他這個潛力,培訓出一個書法大家之意。”趙概笑著說道。
“何學士這是見獵心喜,揀了個便宜。”趙禎輕笑說道,注意力隨之轉移到考卷的正文之上,開卷破題的第一句祖宗之法不可易頓時映入眼簾,稍微留意下,感覺有些奇怪,何涉的弟子居然不讚革。
不過趙禎也沒有太過在意,畢竟當初欽定這個試題時,就已經考慮到考卷的答案肯定是有同有異,況且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