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毛思嘉這件是專門為她做的,剪裁上面並不會有那種不合適的觀感。而所謂的風格麼,男朋友風瞭解一下!
主要是毛思嘉身高腿長、身姿挺拔,穿這樣的大衣只會顯得氣質出眾,而不會有一種不協調的感覺。
咖啡色的大衣秉持著蘇式風格,下擺很長,覆蓋到腳踝上方大概兩寸不到的高度。可以看到下擺下露出的深灰色斜紋呢長褲自然的衣紋,然後是一雙翻毛皮鞋——也只能是翻毛皮鞋了,其實北京的深冬,翻毛皮鞋都有些穿不住。但沒辦法,誰讓她愛俏呢為此她穿了一雙特別厚的襪子,是毛媽為她手織的。
這些風格都是冷硬的,唯有大衣領口露出的一截毛衣高領是鮮艷的紅色,這一點兒點綴一下讓這一套告別過於冷硬,很可能滑向無聊的風險。
鹿琳帶著毛思嘉進了友誼商店,周圍挺安靜的,商品充足,但在這裡選購商品的人相比起外面的大商場就要少得多了。在這裡購買商品是需要僑匯券或者外匯券的,這是硬性標準
中間毛思嘉看到很多外國人,這些大多是來華工作的。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毛思嘉一律沒有多看——就那麼看著別人多不禮貌,而且對於工作是帶外國遊客的她來說,外國人已經幾乎是天天都要見的了。
最後毛思嘉被帶到了一個出售電子產品的櫃檯,鹿琳和櫃檯裡面的同事說了會話。裡面的同事又看了看毛思嘉幾眼,點了點頭,然後取出了一個機器:「您看看,要的是這個不?」
毛思嘉只看了一眼就確定了,點了點頭,並沒有說什麼再看看、再挑挑的話,這個時候也沒有挑選的餘地。問明瞭價錢,就把單位開的證明、錢、外匯券通通拿了出來,將這個自己問了很久的小東西給買下了。
這個機器在幾十年後的人看來不值一提,是完全淘汰了的貨色,就像這個時代的很多東西一樣。但在這個時代,絕對是高科技之一,屬於買起來非常麻煩的存在——一個磁帶錄放機。
毛思嘉很早以前就想買磁帶錄放機了,不為別的,就為了學英語。她自己是九零後的,生活在小城市,所以少年時學習外語還有用所謂『複讀機』的習慣。複讀機其實就是小型化的磁帶錄音機,隨身聽和複讀機也差不多,只不過有一個隨身電源,可以帶著走而已(其實複讀機也可以用電池,只不過相比起隨身聽的充電電源,一次性消耗的電池實在是不合算)
這種曾經的習慣影響著她,在這輩子學外語條件如此差的情況下,她首先想到了搞一臺磁帶錄放機,然後弄一些教學磁帶來。那些外語她都是有基礎的,在教學磁帶的幫助下鞏固加深學習、自學,這都是相對容易。
但是後來一打聽,她才知道自己想的太簡單了。
錄放機和收音機感覺是挺像的,日後更是會合併到一臺機器上,實際上卻是完全不同的兩臺機器。相比起收音機的快速推開,錄放機卻是始終處在了相對『高階』的位置上。
直到五十年代才完成了國產也就罷了,關鍵是國產的使用起來真的很難——毛思嘉以為錄音機就是放個磁帶盒子進去自然就能放音了,天真!這個時候還是鋼絲錄音和磁帶錄音並存呢,磁帶也不見得是她想像的樣子。
盒式磁帶這個時候已經挺流行的了,但不代表國內也有。
真的,幾十年的時間人類真的進步了很多,這種變遷毛思嘉是生活在這個時代之後才感受到的。
如果毛思嘉可以忍受這種落後的錄放機的麻煩,嘗試著使用那也是不可以的。這種錄放機的產量很少,想要買到是有前提條件的。得從單位開證明,主要是說明這個同志為什麼要買這個。
這個時候挺多地方廣播公司會買這個
毛思嘉當時還是個學生,哪能開出這個證明來。毛爸毛媽也是,他們各自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