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文選現在還駐紮在阿瓦城內,只知道,他們再也不是孤零零的面對清兵的幾十萬大軍。
緬甸的糧隊來的很快,跟著他們的還有近萬的明軍,那些緬甸的使者想要不快都是不行。他們的到來,瞬間就把雲南的百姓淹沒在幸福的海洋裡。
正是這一車車的糧食挽救了他們的生命,將雲南從慘遭蹂躪的創傷中拯救過來。
一名主管糧草的官員更是掩面而哭,情不自禁的說道,“有救了,雲南的百姓有救了。”
可是,來到雲南的可不僅僅只是糧食,三百頭大象剛剛出現的人們的視線中,便引起眾人的一片圍觀。他們見過大象,可是沒有一次見過這麼多的大象,於是,腦海中不停的回放著這樣的鏡頭,三百頭大象一起朝著清兵的腦袋上碾過去,“啪”的一腳,便將那些辮子兵踩成了肉泥。
每每想到這一點,雲南百姓便感到極度痛快的一陣舒暢,彷彿擠壓在心頭中的血塊,突然間便被吐了出來。
同樣看到這些糧秣、馬匹、大象的還有駐紮在此地的明軍士兵。雖然昆明大部分都是孫永金的克隆人駐紮,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的普通人士兵,他們在這裡接受整編和訓練,然後源源不斷的奔赴前線。
當他們看到這些大象的時候,山呼一般的喊道,“萬勝”
這種聲音有如波浪一般的朝著四周擴散,然後盪漾到每一個人的心中,讓人們對這場戰事更加充滿希望。
那些運送物質來到雲南的緬甸民夫似乎也深受這種氛圍的感染,一名緬甸大臣忍不住說道,“同仇敵愾,這等民心,大明如何會亡,莽白實在是太糊塗了。”
話音剛落,便引得其他大臣一陣贊同的點頭。
這些大臣,在緬甸之時,便是親明派中的代表人物。
對於他們,孫永金當然不會吝嗇,好酒好肉的拿上,以高規格的待遇款待了他們,依然拿到了如此眾多的實惠,為什麼不能讓緬甸的使臣覺得特有面子一些。
不過,真正讓這些使臣們訝異的是,孫永金並沒有用對待屬臣一樣的姿態,來對待這些緬甸使者,言辭之間,皆是平等的稱呼,真真切切的讓他們感受到,身為大明的盟友該是什麼樣的。
一時之間,感激流泣,心中琢磨著,回去之後,要更加鞏固大明與緬甸雙方的關係,畢竟面對國內此起彼伏的叛亂,面對孟族的威脅,面對暹羅時不時到來的侵略,他們確實需要一個強大的盟友。
對於緬甸使臣的感激,孫永金打心裡感到高興,在緬甸國內,扶植一批親明派,讓他們獲得更多的利益,這樣才能讓雙方的盟約維持得更加穩定。
酒過三旬,大明和緬甸雙方皆是盡興而歸。同時,從緬甸國,更是帶來了一份份敕書,孫永金為楚王,孫一、孫新、孫七等人也一律封侯。
唯一奇怪的是,永曆並沒有移蹕昆明,而是繼續留在阿瓦。
今天實在只能更新這麼多,明天爭取補上。。。
更多到,地址
第十章 縱橫(二)
阿瓦城裡繁華依舊,熙熙攘攘的人群簇擁在大街上,喧鬧著叫賣,他們彷彿忘記了此地剛剛經歷過一場規模宏大的叛亂,甚至於連緬甸曾經還存在過莽白這麼一號人物,也是記得不大清楚了。
對於普通的百姓來說,終究還是買賣更加重要,生活更加真實,明軍的到來並沒有讓他們感到被佔領的悲哀,好像他們真的只是來幫助緬甸王平亂的一樣。至於大明皇帝決定暫居阿瓦,更是讓他們欣喜若狂,精明的人兒一眼便發現了其中的商機。
皇室向來都是消費的大頭,僅僅是他們的日常用度,便需無數的商家忙活上一年,何況如今住在阿瓦城裡的,還是大明天子,天朝上國的皇帝。
因此,對於永曆的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