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籲王朝竟然除了你這麼一號人物,真是可笑啊,如今的緬甸王與大明的走狗何異,於當年大明設定緬中宣慰司的時候何異,恐怕比那個時候,還要有所不如吧”
“你錯了,是盟友”緬甸王嘆了一句,“再說了,我們在大明身上損失的,再在其他國家腦袋上補回來便是,因為你永遠也想不到我們究竟簽訂了怎樣一份條約。算了,喝酒吧”
說完,莽達喇讓人抬上一杯酒來,莽白當然知道,那是毒酒。
翌日,緬甸王和永曆皇帝詔告天下,兩國簽訂《明緬盟約》。
盟約鄭重宣稱,兩國正式結成攻守同盟,雙方任何一國遭受攻擊,另一國必須提供無條件的幫助,雙方任何一國發生內亂,另一國可在得到邀請的情況下,出兵平亂。
同日,明軍宣稱,為恪守條約義務,將幫助緬甸王平定國內叛亂。
同日,緬甸王發表嚴正宣告,再次重申,大明王朝為中國唯一合法政權,其他的一切非法組織,皆為叛軍。緬甸將根據盟約義務,為明軍提供一切可能的幫助,協助明軍平定國內叛亂。
又過一日,緬甸王宣稱,已組織大象三百頭,馬匹無算,糧秣無數,民夫數萬,輸送雲南。
這一系列的宣告,頓時震得天下一片大譁。。。。
更多到,地址
第九章 縱橫(一)
清涼的庭院中,一棵光禿禿的樹椏下,坐著一個安靜的老者,但見他神色之中帶著幾分落寞,似乎是若有所思。細細看去,只見他所依附的石桌之上,放著一份別緻的文書,若是有人此時能夠拿起那份文書看上一看,便能知道,這便是震動南洋,再接著震動整個中國的明緬盟約。
老者手上的盟約顯然只是一份抄錄,但是這薄薄一張紙,對於老者來說似乎有著難以承受的重量,只是輕輕的把紙張觸碰一下,便會忍不住的顫抖。
此情此景,倒真有幾分老年痴呆的模樣。
此刻,下人們從不遠的地方經過,看見老者的神色,情不自禁的一陣納悶。若是其他的老者出現這種情況倒也正常,可是,出現在這個老者的身上,絕對是一件足夠詭異的事情。
因為這個老者不是別人,正是經略五省,為滿清征服天下立下汗馬功勞的洪承疇。
說起來,洪承疇此人,確確實實是這段歷史中的風雲人物。他曾在明朝擔任三邊總督,把鬧得風生水起的李自成等流寇殺得一片慘淡,後來又參加松錦大戰,親率大明主力與皇太極決戰遼東。
如果此人就此煙消雲散,或許天下只會為他留下一片讚譽之辭。
可惜,他最終走上了降清的道路,將他的大半生都貢獻給了滿清征服天下的大業之中,可說得上是,鞠躬精粹,死而後已。如此敬業的精神,怎能不讓人感動,於是乾隆親自批示,將他的大名赫然立於《清史二臣傳》,可算是對得起他的豐功偉績了。
洪承疇當然不知道後世的乾隆是如何對待他的,甚至於不知道後世還會不會出現乾隆這麼一號人物。此刻,他為了滿清,殫精竭慮,雙目成疾,以垂暮之年顛簸於南北之間,幫助清廷再次擋住明軍的瘋狂反撲。
眼睛瞎了,用耳朵來聽,沒法寫字了,讓別人代書。
每日裡聽事不斷,前來彙報的部下更是絡繹不絕,張勇雖在雲南遭遇慘敗,但非戰之罪,怪不得他,部下精銳親信尚在,便讓他在湖南重建綠營;李本深提督貴州,雙方主力雲集,大戰隨時可能發生,當將其標下兵馬急速補充。
一個接著一個命令釋出出去,岌岌可危的四川、廣西局勢,竟然有了一絲穩住的跡象,貴州一帶,兵力也得到了極大的補充,全國的精銳兵馬源源不斷的匯聚於湖南、湖北等地,枕戈待旦,就只等著他的一聲令下。
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