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大半年過去了,徵稅大部隊終於回來了。
最先到達的是周忱和方瑛率領的隊伍,他們身後跟著一支浩浩蕩蕩的車隊,一眼望不到頭。
這些車輛連綿不絕地行駛著,彷彿一條巨龍蜿蜒前行。
按照周忱之前的彙報,這次出征的六支大軍是分別行動的。
這樣做是因為如果將所有軍隊混在一起行軍,很容易出現混亂和失控的情況。
因此,他們採取了分兵行動的策略,各自前往不同的方向。
這樣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軍隊,確保任務的順利完成。
同時,這也展示了明朝政府對於稅收問題的重視以及對國家財政穩定的關注。
朱祁鈺派成敬和王誠在永定門迎接周忱和方瑛。
“咱家見過周大人,方將軍,周大人和方將軍一路辛苦了!
皇上命我們再次迎接周大人和方將軍凱旋歸來!”
成敬和王誠朝周忱和方瑛行禮,他們是朱祁鈺的親信,代表朱祁鈺。
“謝皇上恩典,有勞成公公和王公公了!”
周忱和方瑛回禮,皇上讓身邊的兩個得力太監來迎接他們,可謂是給足了他們面子。
雖然司禮監掌印還是興安,但興司禮監秉筆成敬才是皇上的心腹。
聽說皇上在淮安的時候,郕王府的大小事都是成敬在辦,長史幾乎成了擺設。
王誠則是一直伺候皇上身邊,形影不離。
對於皇上的心腹,他們得客氣。
隨後,隊伍就進了京城,一車又一車的金銀珠寶和糧食被搬入戶部的太倉。
周忱和方瑛把事情交代下去之後就跟著成敬和王誠進了宮。
這麼大的事情,他們要儘早彙報,皇上還等著知曉具體的結果呢。
朱祁鈺在奉天殿接見了周忱和方瑛。
“臣周忱/方瑛參見皇上,皇上萬年!”
周忱和方瑛行禮問安。
“免禮,來人,給周愛卿和方愛卿賜座,看茶!”
朱祁鈺讓人給周忱和方瑛賜座,倒茶。
周忱年紀大了,已經72歲了,差不多該告老還鄉了,是歷史周忱已經在景泰三年(1453年)死了。
由於自己的改變,讓周忱的命更長了一些。
方瑛就年輕了許多,才四十歲。
“謝皇上恩典!”
周忱和方瑛趕緊道謝,一來就給他們賜座,還看茶,皇上對他們太客氣了。
朱祁鈺也不催,讓周忱和方瑛先緩一會。
“啟稟皇上,此次徵收江南豪紳十年商稅,共計獲得白銀三億二千萬兩,黃金四千五八百萬兩,珠寶六千車,糧食三千六百萬石,田產五萬頃。
還有商品若干!”
周忱彙報完把一本厚厚的摺子呈給朱祁鈺。
“不錯,周愛卿,沒有辜負朕的期望。”
朱祁鈺一邊看奏摺,一邊表揚周忱,這次徵收江南豪紳十年商稅確實給朝廷帶來了很大一筆錢糧。
有了這些錢糧,北征瓦剌和東征女真就遊刃有餘了。
不僅如此,連遼東、建州和海西開發及北直隸水患治理的經費都有了。
最主要的是,有了這麼多銀子,貨幣改革就能更加順利地進行了。
“啟稟皇上,此次出征,共抄斬豪紳76家,鎮壓大小叛亂兩百六十九起,戰死將士十六萬七千人……”
方瑛把六支大軍的成果彙報了一下,成果很大,但損失也不小。
“犧牲的將士朝廷會給他們發放撫卹,立紀念碑,朕會每命人祭拜他們!”
近十七萬將士犧牲,這次徵稅的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