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章 釜底抽薪,誅王振九族

“土木堡之敗,是為奸人陷害,致使明皇上被俘。

四朝老臣張輔、駙馬井源、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侍郎丁銘、王永和以及內閣成員曹鼎、張益等五十餘名隨行出征的文官武將戰死,財產損失不計其數。

太宗留下的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最為精銳的三大營部隊亦隨之毀於一旦。

使京城的門戶洞開,京師危急。

始作俑者王振不思皇上恩德,準備不足便蠱惑皇上匆忙御駕親征。

親征途中不聽隨行文武大臣的勸阻瞎指揮,釀成如此大禍。

致使大明社稷危險,罪不可赦。

來人,傳旨,誅王振九族,抄沒其家產充入國庫。”

來得路上,朱瞻墡想明白了,朝中大臣不會讓自己痛快的監國的,他們必然會在朝堂上向王振一黨發難,來給自己一個下馬威。

朱瞻墡可不會等他們發難,等主要事情處理完,直接定王振的罪。

王振是最大的罪人,這點無人能反駁,朱祁鎮行軍途中的很多事情 隨軍出征的大臣們都寫奏摺給朝廷的。

只不過,問罪的範圍不能太大,大臣們都說王振一黨是閹黨,可實際上是帝黨,是皇上的刀。

這些人朱瞻墡後面也要用到,不能全部殺瞭如大臣們的願。

對王振誅九族已經可以平息眾人的怒火了,他們不是參奏王振引發邊患嗎,本王給王振來個誅九族。

王振死了,他的九族夠安撫眾人的心了。

當然,僅僅問罪王振是不夠的,在這場敗戰中,很多人都有責任。

不過現在還不是問責他們的時候,等自己坐穩了皇位之後再說。

大臣們懵了,襄王怎麼不講武德,直接跳過了他們上奏請求問罪王振的過程,直接宣判結果。

襄王直接定了王振的罪,那他們還怎麼發洩怒火。

朝中一百三十位大臣幾乎都把土木堡之變的罪責,歸咎皇上的大璫王振身上了。

皇上不顧勸阻執意要出征是王振蠱惑的,這是所有朝中大臣都知道,包括戰死在土木堡的那六十六位。

大軍遲滯是王振執意要回家鄉耀武揚威,隨行大臣勸過,只是他不聽。

半路改變路線是王振怕大軍踩踏了他在蔚州的田地,隨行大臣早已上書朝廷。

土木堡慘敗是王振不聽兵部尚書鄺埜等人的勸阻,執意要大家駐紮在土木堡卻不進二十里外的懷來城導致的。

反正鍋是王振的,不背也得背。

至於皇上叫門,襄王不是說了嘛,是有奸人在冒充皇上詐取關隘。

在滿朝大臣看來,王振乃是閹黨魁首,皇宮裡的太監都是他的子子孫孫,雖然不是親生的。

除此之外,朝中也有王振的黨羽。

他們原本是想讓郕王當槍,結果郕王沒來。

郕王沒來也沒關係,襄王監國也一樣,他不可能跟所有大臣對著幹,這把槍他不當也得當。

他們早已把目光盯在王振親眷王長,錦衣衛指揮使馬順和錦衣衛同知毛貴身上。

右都御史陳鎰氣得發抖,他早就準備好了奏摺,只等襄王把重要的事情知曉安排,就是他當庭上奏的時候。

然後襄王阻止的時候其他人就會動手打死王長、馬順和毛貴,給襄王一個下馬威。

結果襄王釜底抽薪,他們的準備白費了。

“王振頃危國家,陷皇上於險地,是為國賊,殿下誅王振九族,軍民之心得安。

殿下英明,臣遵旨!”

周忱站出來拍馬屁,他不知道右都御史陳鎰等人的計劃,也沒人跟他說。

畢竟他只是一個地方巡撫,打退也先後要回江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