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有人信仰佛教,有人信仰道教。觀念不一樣,並不代表著他們的行為就是絕對錯誤的。”
這幾句話說得極快,聲音也很小,小姑娘顯然沒有聽清楚。她好奇地看了他們一眼,說道:“你們一定是來自遠方吧?”
“為什麼我們一定來自遠方?”
“因為我們寨子裡的孟夫子,曾用你們這億芳教育孩子讀書。瑰是官話,只有多讀了書,以後就有嗥川。有學問就有出息。”
石堅會意。這是他的教育政策,為了使少數民族改變落後的局面,還有漢化。石堅從幽雲十六州回京城,再次推出了教育工程。不但向北方以及西方,連南方也不例外,派了大量的讀書人指導這些民族的孩子上學。為此,朝廷撥款達到了幾千萬貫。這還是現在因為印刷術的改進,節約了大量成本。同時石堅還指導學生髮明瞭黑板與粉毛
這位姓孟的夫子,恐怕也是這些讀書人之一。
但敢於吃這個。螃蟹的人並不多。雖然宋朝讀書人不在少處,可他們最終目的還是考取功名,朝廷是為這些教書先生撥下巨大的薪水,可孟子不是說過。餓者不食嗟來之食。石堅對他們這種想法無語,還不能強逼。特別有些讀書人,靠妻子勞動,來養活他們讀書,指望著一朝高中,改變命運。可那有那麼好的事,朝廷數年一次科舉,從秀才一直考到進士。每次考中的人將近百分之一,那麼好高中的?象考中進士,全大宋幾十萬讀書人,可幾年才錄取幾百人。這需要才華,還需要機遇。正好考題對了口味。才會脫穎而出。
可人家有人家的想法,我本來才華就不足了,現在再教其他孩子讀書,豈不是更分了心?石堅不好強勸,隨他們了。
但還是有許多讀書人看出這種好處,在教導孩子讀書時,自己也在一邊溫故而知新。同時拿了朝廷的薪水,足以養家餬口,也沒有錄奪自己參加科考的機會,何樂而不為。唯一讓他們不滿的就是所到的地方條件都很艱苦。最後前去報名,只是那些家中實在端不鍋蓋,沒有辦法渡日的窮秀才了。
石堅點頭。讀書人未必有出息,可想要有出息,並且棄大出息,肯定要讀書。
“這話也未必對吧?”卜姑娘眼裡出現了一絲迷茫。
石堅笑了笑說:“也能這樣說。讀書未必有出息,但書讀得多了。讀得深了。就一定有出息了。”
石堅未必對這個小姑娘感興趣,可對這個。種族的婦女十分地同情。在這個種族中,有明確的性別分工,女不犁田,男不插秧。如果勞動力缺乏,婦女必須女扮男裝在夜裡犁田。男人犁田、耕地、整修田埂。這些活兒較費力,且泥裡水裡的拼搏。對婦女來說確實困難。這並不是說婦女不辛苦,插秧、割秧、挑禾等,不說別的,僅就腰來說,快要斷了。其實農業生產中這些軟活比犁田耙地更吃苦。
“可我們塞子中那位老夾子書讀得多吧?”
石堅心裡笑了一下,讀得多,有什麼用,要讀得精,最少到了南方的讀書人很少有功名在手,大多數連秀才都沒有考中,但這話,石堅並沒有說。他問道:“難道你們塞子裡面那位老夫子遇到了什麼麻煩?”
小姑娘聽了臉色變了變。過了好一會兒,她才說道:“你們來自宋朝什麼地方?”
申義彬再次警慢地看著她。
石堅暗中拽了一下他的衣服,意思不要想那麼多,小姑娘眼神在哪裡,單純清澈。況且他們這次前來,也只有他們這十幾個人知道。
石堅坦然地答道:“我們來自大宋的京城。”
“那你們一定認識宋朝的許多大官吧?”
石堅一笑說:“我們認識他們,他們不認識我們。”
小姑娘眼裡出了失望。
石堅問道:“這位姑娘,你問這麼多有什麼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