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3部分

就可以出道,為公司做文物鑑賞方面的工作了。”

張爺爺說:“以後就讓他當京城博物館的館長,可以將書本知識與實物研究進行結合,然後用他豐富的文物知識,跟收藏界的朋友交流,讓咱們的博物館不但是館藏文物最多、檔次最高的,而且研究成果也是最多的。”

“爺爺這個想法我贊成。敏波,你們都成為棟樑之才,我最高興了。”

敏波說:“午陽哥。以後我進入官場,還要你提攜呢。”

午陽笑道:“咱們是兄弟,我不提攜你,提攜誰呀。好,你們坐一會,我去拿寶劍回來。咱們陪爺爺好好喝幾杯。”

開車到了博物館,找到館長譚長橋。告訴他要拿走3把寶劍,譚長橋說:“黎書記。這段時間我帶人對這批文物進行了登記造冊,研究工作還沒有開始,我明天就組織人進行研究,你能不能緩一緩拿走?”

午陽說:“譚館長,您就當沒有發現這些寶劍就是了。”

“那不行,考古工作是一項嚴肅的工作,看到了文物而讓其流失,就是嚴重的失職,跟監守自盜是一樣的性質。”

午陽笑道:“沒有那麼嚴重,這麼多寶劍,我就是拿走3把而已,剩下的那些足夠你們研究的,況且如果有必要,我可以負責送回來,再調換已經研究過的,您看行不行?”

“不行。黎書記,每一把寶劍,都是有其歷史傳承的,我們對其進行了研究,寫出研究成果,沒有了實物作輔證,就等於是憑空捏造、空穴來風,這是與考古學的原則相悖的,所以還要請你諒解。”

“譚教授,那您就讓我拿走幾把普通的劍算了。”

譚長橋說:“我們進行登記時初步看了一下,這批文物,就沒有一件是普通的,那些金錠、銀錠,看起來很普通,就是當時官府的貨幣,可對於考古學來說,它們是什麼時候鑄造的,金錠的純度,銀錠的各種金屬成分,都反映了當時社會和朝廷的經濟狀況。我們研究了鑄造時的社會生產和經濟狀況後,又要研究是為什麼被運到這裡的,按理說當時大順朝的將士被追殺,已經是潰不成軍了,他們是農民起義軍,軍紀是極差的,這些寶物應該被哄搶一空了,為什麼能夠儲存這麼完整?還有就是,他們在那種被追殺的情況下,怎麼能夠動用這麼多的人力、蓄力,將寶物從遙遠的北方,運到這裡,組織者是誰?易河現在不過是一座中等城市,當時為什麼會被大順朝的將領所看中?這些都是我們所要研究的。所以,這些文物都是不能流失的,當然也包括那些名貴的木材。你不知道吧,我已經讓人將木材都運過來了。”

“譚教授,對這些文物的研究,應該不是幾年就能夠搞完的吧?”

“對,古人所謂的皓首窮經,用在我們這裡再合適不過了,可能在我的有生之年是做不完了,所以我請了一些以前的同事,還有一些學生,又帶了幾個研究生,現在已經組成了一個15人的研究隊伍,準備對這批文物進行系統地研究。黎書記,這件事情對你來說,可能不是件好事,得到了寶物,非但不能據為己有,而且要花費巨大的財力進行研究,有了研究成果,功成名就的是我們這些做研究工作的人,與你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你要想到。這對於考古界,對於研究中華民族的歷史,就大有裨益了。以你的財力,以你高階幹部的眼光,應該是不會計較的吧?”

午陽說:“講不計較也是假的。現在那麼多的高階幹部,不惜損害國家利益,貪汙受賄,我憑什麼就要將本來屬於自己的東西奉獻出來?但是面對您這樣執著的學者,我計較不起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傳承。就是您這樣的仁人志士來維繫的,我未必就自甘人後?再說了,人生不過百年,受這些身外之物的拖累,也就不值得了。不過您得幫我想辦法。讓博物館能夠自己養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