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大,我的仇人之多,如何還能立足?彭夫人遣回彭氏宗族,令族人好好等她。彭遠端的兩個兒子……”
談到彭遠端的兩個兒子,李均沉默了一會兒,斬草不除根,乃是婦人之仁,自己當初在大屠殺中倖免,才會攜著這滿腔仇恨而長大,若是放過彭遠端的兩個兒子,日後誰知他們會不會為父報仇?
“如果要報仇,就讓他們來好了。”沉吟了會兒,李均忽然微微一笑,“若是他們能打敗我,那我就沒有資格談什麼雄圖霸業,若是他們找我報仇不成反被我殺,他們也沒有什麼好報怨的了。”
魏展深深施了一禮,帶著對李均未在孤兒寡母身上進行報復的敬意,趕赴餘陽處理善後事宜。他走的當晚,李均見到了鳳九天自狂瀾城派來的信使,信使除去帶來了江潤群等人的頭顱外,也帶來了鳳九天的一封密信。
對於江潤群等人的頭顱,李均實在是沒有什麼興趣,除了傳首示威之外,這堆垃圾再也沒有任何用處。他當夜在燭下,連夜看鳳九天的信件,那信中寫道:
“九天上白:統領安好。半載以來,風雲變幻物是人非。統領遠征陳國於外,彭賊圖逆餘州於內。數月之間,統領折肱股之將如肖林、蘇晌、尚懷義等二十餘員,損精兵銳卒五萬餘人,流民數十萬戶,今雖餘州稍安,然將老士疲,民心思亂,誠山雨欲來而風滿高樓之勢也。”
“九天日夜夙思,深知此三者皆統領心中之痛,痛定思痛,若不能取前車之鑑,終難逃覆轍之禍。故九天不昧得罪,上書言五事,望統領詳察之。”
“第一事者,曏者餘州初平,統領置基業而不顧,勞師遠征,九天等雖竭力勸諫,終不能變統領心意。統領行事,雖能多聽部屬幕僚意見,然則與統領同者便喜,與統領異者則辯,此非成大事之道也,願統領於今以後,兼聽並容,敢自責己過,如此有錯則改,則我軍必不會再遇如此絕境。”
“第二事者,統領之志,豈在餘州一地?在餘州一地,以統領軍略武功,不難平定昌盛,若統領意在天下志取神洲,則需軍政雙略文武齊修,勤勉不輟,方可成大事。九天未嘗聞有憑英雄武略便可成大事者,四海汗勇武軍略,天下無雙,然其疏於政略,身死國亡,此千載之鑑也。今統領取餘州以來,軍務無論大小,事必躬親,政務無論緩急,推以他人。聞戰則喜,聞政則煩,如此豈能長久?自古而今,未聞窮兵默武而不失其國者,統領當以古為戒,以慰天下百姓拭目以待之心。”
“第三事者,天下之大,廣被四海,地窮八極。風土人情,皆有不同,山川地貌,各處有異。今統領帳下文武,雖皆為一時之選,用之卻顯捉襟見肘。以之治餘州尚顯不足,遑論天下?統領雖有募才敬智之言,卻不招賢納士之舉,方今天下,群雄並起,舊日藩籬皆欲傾倒,來日棟樑尚未崛起。不唯主君選賢用能,賢能之士亦擇主挑君。統領於招納人才之上,若無言必行行必果之舉,則才智賢者皆為他人所用,遷延時日,統領必將悔之晚矣。”
“第四事者,統領治政,了無常規,賞罰徭稅,皆由統領一言而定,此非長治久安之道也。古人有云:國無常法則民難安,家無常規則人不定。當務之急,請統領下令制定律法,以正視聽,以絕奸邪。律法定則民知對錯,秩序定則民知緩急。懲奸罰惡,賞忠揚善,皆有法可依,升遷罷黜,皆有律可循。如此餘州人心安定,百姓樂業,四方流民日夜兼程而來投,境內士庶旦夕惕惕而勞作,不出三年,餘州便可得大治。”
“第五事者,統領昔日曾為和平軍定下遠交近攻之策,統領言者或無心,俞升聽者卻有意,每與九天論及此事,常擊節讚歎統領方略高妙。既有方略,統領何不依而行之?九天以為,爭雄天下兼併四方之策,不唯沙場之上鐵馬兵戈,尚有外交之中唇槍舌劍。柳光以公孫明之言語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