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比遠離家人更難的是,入宮之後作為宮人,本質上就是皇家的奴婢了!
女官說是官,可到底和真正的官員不同,退一步說,皇家對上真正的官員,不也是『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麼?
所以,到時候一條小命就捏在貴人手裡了——說不定什麼事沒辦好,或者不小心牽扯進了宮廷陰謀中,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這才是楊段和周氏最擔心的。
另外,入宮做女官,就不能婚姻嫁娶了,這也不符合傳統對於幸福美滿人生的定義——女官不是不能婚姻嫁娶,宮女都能放出去成婚,女官的地位怎麼也該比她們高些,不可能沒人替她們想到這裡。
只不過女官婚姻嫁娶比宮女要難得多,這也是事實。一方面,做了女官的人,出宮之後自矜身份,是不可能嫁的太普通的。而不普通的人家,也很難娶個年紀這麼大的女子進門。一般,女官最好運的,就是遇到大戶續弦。
另一方面,很多女官看到之前出宮的女官生活、婚姻都不如人意,也可能會放棄出宮的機會,選擇留在宮廷之中。
宮廷對她們這些人來說,當然有殘酷艱難的地方,但話說回來了,也不是什麼龍潭虎穴,宮廷難道天天都在流血殺人?只要小心謹慎,大多數人也就這麼過來了。而能熬到出宮的人,無不是已經適應了宮廷規則,繼續在這裡生活也無礙的人。
對於這些人來說,繼續生活在宮中不難,出了宮之後,再面對外面世界的挑戰,那可能還要更難。
不要以為宮外的生活就容易了,對於此時的人來說,生活都是難的,對於女子則是更難!
總之,各方面的因素綜合,使得做了宮中女官的女子嫁人比例低的驚人。
那麼,要拒絕宮中的徵召嗎?楊段和周氏也很難直接做出這個決定,因為他們看到了楊宜君的神情,她分明滿臉寫著『我願意』,眼睛都亮了!楊段和周氏,幾時見自家女兒有這副樣子?
楊段和周氏真的很難理解,女兒為什麼會這樣要知道,同樣是『進宮』,孟釗想要她入蜀宮做妃子,甚至做王后,她只是避開不理。而如今,讓她進燕國的王宮,只不過是做女官而已,說到底還是服侍人的,她卻這般心嚮往之的樣子。
這是圖什麼?
楊段和周氏再愛女兒,也改變不了他們想法不同的事實。楊宜君見多了影視劇裡的世界,對這個世界的很多事就產生了本能的排斥,比如說婚姻。在她眼裡,她所處的這世界,女子一旦嫁人,就全完了,連自己都會不屬於自己。
完全被束縛在婚姻中,順從長輩,順從丈夫,甚至順從自己的兒子,連喘息的機會都沒有,什麼都做不了。
她不想要嫁人,不想讓自己變成另一個人的附屬物。與此同時,她還要實現自我價值,不是其他人期待的『賢妻良母』,而是真正的自我價值。
只不過,這世道沒有給女子什麼機會,想要實現自我價值也很難。楊宜君也聽說過,有的人家沒有男子支撐,是有女子頂立門戶的事。但這種事只出現在小民人家,再不然就是商戶了。
她家不屬於小民人家,也不是商戶,更不缺男人頂立門戶。
看來看去,想來想去,受唐史中宋家五姐妹的影響,她想到了去做女官。舊唐時宋家五姐妹以才學聞名,姐妹都『誓不從人,願以藝學揚名顯親』,這段記載完全就是楊宜君心中所想的翻版!她看了之後就很感觸了。
後來宋家五姐妹被召入宮中,按照舊唐書所載,她們在宮中是女官,各有職司,後『自憲、穆、敬三帝,皆呼為先生,六宮嬪媛、諸王、公主、駙馬皆師之,為之致敬』,更是讓楊宜君找到了可以複製的目標。
後來,在瞭解燕國的女官是怎麼回事之後,她的想法就更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