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年春天來臨之時,整個黃河部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去年在土地裡尋找到的紅薯玉米,以及一些其他的有用的農作物已經化作種子,被雲芳安排的人種在了地裡。
除此之外,現在整個黃河部落擁有超過500臺紡織機。
紡織工們兩班倒除了晚上幾乎不停歇的工作。
一批一批細布從這裡紡織出去。
所用的棉花是雲芳剛踏足這片大陸時他們找到的一片棉花地中採摘出來的。
棉花用了,但是棉花種子保留了下來,在春天時也種到了地裡,等到秋天就可以結出更多的棉花用來織布。
經過一整個冬天不間斷的織布,所有棉花都已經用光了,不過黃河部落現在幾乎所有人身上穿的都是由這500臺紡織機織出來的布料做出來的衣服。
不僅如此,他們還能剩下很多布料。
為了能把布料暫時當做貨幣,雲芳給紡織工們結算的工錢就是用布料來頂替的當紡織工每織出五匹布,就會被雲芳給予一匹布。
其餘人為雲芳工作也會得到布匹,所以很快這布匹就在黃河部落之間流通起來,起到了貨幣的作用。
軍隊的人訓練只要表現好,雲芳也會賞給他們布匹。
但最多的布匹還是掌握在雲芳的手中。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可以去森林裡打獵,可以去森林裡尋找新的物種,只要用好這些布匹,那麼土著人就會被雲芳所用。
不止如此,雲芳要讓軍隊帶著這些布匹,走遠一點,尋找新的部落,試一試和他們能否達成合作。
春天到了,李慕文建設的學堂也準時開始接收學生,並授課了。
學生招收的比想象中的還容易,所有人一聽說在學堂裡可以學習雲芳曾經拿出的那些各項規章制度上的字。
都無比積極,因為他們都意識到了,僅僅靠聽是記不住多少雲芳教給他們的東西的,只有認識雲芳所寫的那些字,才能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怎樣做才能達到雲芳的要求。
而且他們也有意識,只有認識雲芳所寫的那些字才能未來在黃河部落擔任重要職位。
每個人的心裡都是有野心的,看著自家的孩子都會想要讓他們未來能夠參與到黃河部落的管理之中。
從古至今,盼望孩子能夠學習的這個心情,所有父母都是相同的。
土著人之中適合第1批入學的七八歲的孩子一共有300人。
但是推遲到春天才入學,是因為李慕文要給他們準備教材。
土著人用來學習的書本肯定和雲芳他們在乾元王朝接觸的書本不同,就從他們的語言發音上來說,和乾元王朝的文字就是不匹配的。
但是雲芳和李慕文都想把乾元王朝的文字推廣出去,那麼就要找到乾元王朝和土著人語言發音的共同點。
不過好在土著人的語言並不是十分的豐富,他們的語言中詞彙量不是很多,所以很多詞語都可以直接代入乾元王朝的文字和發音。
雲芳制定的各項法律法規在黃河部落的推行都很順利。
大家也真切地感受到了雲芳所制定的那些法律法規,確實讓大家的生活更加的平穩安全。
經過一個冬天的相處,乾元王朝的人和土著人之間已經可以說是十分融洽了,尤其是軍隊之中,一個組的組員已經可以說是不分你我了。
這種情誼雖然短暫,但已經十分堅固。
一次次的訓練之中,一次次的比拼之中有一些人脫穎而出。
3000人中,雲芳經過同李松明以及天的商量。提拔了不少百夫長以及三個千夫長。
百夫長中以乾元王朝的人居多,但是千夫長之中有兩個是原來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