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辦主任見了他嚇得連聲都不敢吱。幾千年的官本位思想深入人心,這個婦女再沒見過世面也知道不能接受嚴寧的鞠躬,被嚴寧的舉動嚇得連連擺手,激動地不知所措。
“大姐,拆遷補償的稽核工作將重新開始,稍後就會張榜公示,少算給您的錢,會一分不少的補償回來。在這裡我也向所有的拆遷戶保證,拆遷工作一定會做到公平公正公開,一切有法可依,執法必嚴,絕不會讓老百姓受到一分錢的損失……”嚴寧的聲音逐漸的在加大,清析的傳送到了現場每位拆遷戶的耳中,莊嚴的承諾換來了雷鳴般的掌聲,有些激動的群眾甚至喊出了嚴縣長萬歲的口號,直讓嚴寧哭笑不得,卻是不敢接受這讓人折壽的祝福。
“讓信訪辦的李主任來一下……”回到縣政府,嚴寧立即向王一飛傳達了指令。在榆林發展的程序中,必然會在徵地、拆遷、改制、勞動監察、社會保障等方面與群眾發生這樣那樣的矛盾,信訪工作的作用就突顯出來。從這兩次與群眾矛盾的碰撞來看,榆林幹部的作風不實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原因就突出表現在貫徹不到位、宣傳不到位,動員不到位,疏導不到位的工作方法上。若是提前謀劃,加強監管,廣泛宣傳,深入動員,根本不會發生違法違紀的事情。
兩次矛盾都是由嚴寧親自出面解決,但嚴寧是縣長,不是信訪局長,不是救火隊員。方針政策性的問題需要嚴寧去決策,榆林的發展方向需要嚴寧去主導,貫徹落實需要嚴寧去協調,各種各樣的擔子壓在嚴寧的身上,嚴寧哪有那麼多的精力一件一件的去抓信訪問題。況且,什麼事都需要領導去做,還要那麼多的基層同志幹什麼。因此,調動起信訪幹部的工作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變上訪為下訪,變堵塞為疏導,提前謀劃,提前研判,才能為榆林社會的穩定奠定堅實的基礎,其他書友正常看:。
“縣長,信訪辦的李主任來了……”輕輕地敲門聲響起,王一飛推開了辦公室的門,身後跟著信訪辦的李主任,臉上帶著幾分的尷尬和不安。
“老李來了,坐吧……”一邊頭也不抬的籤屬著檔案,一邊招呼著年過半百的李國強,王一飛則迅速的給李國強倒了一杯水,悄然退去。
“縣長,你批評我吧,是我們信訪工作沒有做好,沒有安撫好群眾,您的時間這麼緊還要親自去處理這些小事……”看到嚴寧簽完了檔案,抬起頭來,李國強立即一臉沉痛的主動承擔起錯誤來。隨著對嚴寧工作方式方法的瞭解,榆林各級幹部漸漸地摸透了嚴寧的脾氣,知道只要把握住兩點因素,嚴寧基本不會太過狠辣。一個就是李志國和李國強都在通用的主動承任錯誤,承擔責任。再一個嗎,大家都知道嚴寧比較尊敬年長的人,只要彙報時有歲數比較大的同志在場,一般不會表現的太過激烈。
“老李啊,不是我批評你,小事?可不是小事啊!你這話說的就有問題,說明你的思想認識沒有到位,要知道群眾利益無小事啊……”不等李國強說完,嚴寧就打斷了李國強惴惴不安的檢討,毫不容情地指出了李國強在主觀上存在的錯誤。
“是,是,縣長,我說錯了……”信訪工作,事不分大小,小矛盾得不到疏理,日積月累之下就會引發大問題。有多少家長裡短的小事,逐漸演變成拔刀相向,血濺五步的慘景,李國強做了半輩子信訪工作,這樣的例子見得太多了,自然明白嚴寧指的是什麼。
“許多同志認為信訪工作不好開展,總有這樣那樣所謂的刁民在沒事找事。這種想法在根子上就是錯誤的,這些同志沒有意識到人民賦予他們的權利是幹什麼用的,咱們榆林信訪工作人員可要擺正工作態度……”第一次單獨面見嚴寧,李國強的表現很拘謹,不經意間總是說一些欠考慮的錯話。好在嚴寧知道他是老實人,在榆林的風評很不錯,對待上訪群眾也是盡心盡力。所以笑著擺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