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9部分

魏王殿下如今分量越來越重,方靜這個秦少游的門下走狗自然也就更加不讓人小視,所以方靜陪著王琚也貪了許多杯。

楊炯則是和一干關東士族坐在一起,作為議事堂的議長,楊炯十分滿足,這個議長之位表面上看平淡無奇,也不算是正式的官職,可是楊炯自己才知道,議事堂的權利有多大。雖然前幾日,議事堂新增了一些五鎮的議員,不過人數卻是不少。各鎮不過區區十人而已,說句難聽的話,他們幾乎影響不到什麼大局,楊炯在巨賈和士族之中游走,可謂是遊刃有餘,關東士族,乃至於河南的巨賈,幾乎都已經視他作自己的利益代言人,也正因為如此,楊家的地位。已經隱隱在關東四姓之上,大家提到楊家,不再是與其他三姓並列了。

楊炯對眼前的局面,是最為珍惜的,他非常清楚,有神策府,有秦少游,才有議事堂,沒了這些。自己就不會是議長,楊家依然還只是個關東最強勢的土財主罷了,至於其他士族門第,也大抵都差不多。地位較高的,往往家中都有人入議事堂議事,雖然一個人人微言輕,可是總能尋到人聯合起來發出自己的聲音。就算不能做到所有的法令都根據自己的利益去改變,可是至少卻能做到,無論任何時候。那些法令不會傷害到自己。

再加上這幾年工商的發展,不但是使一批巨賈脫穎而出,更是讓許多計程車族門閥藉機轉型,這些士族憑藉著歷代積攢下來的財富,憑藉著他們的山林和土地,還有無人可比的人脈關係,往往比別人起點更高,在河南府的工商膨脹之中,佔取到的利益也是最多。

正因為賺取利益的方式發生了改變,當士族們發現,自己現在做的事,比之從前可憐巴巴的田莊收入要多十倍百倍的時候,思維也開始產生了變化,這種變化,使他們不再固守所謂經學無為的理論了。田園的經濟,最容易誕生的確實是無為的思想,所謂自給自足,我穿的是自己地裡的,吃的是地裡的,住的也是自己家的地,只要固守祖宗的基業,便可萬世無憂,因而更多人欣賞的是採菊東籬下,更多人喜歡清靜和無為而治,在他們看來,天下不需要去改變什麼,只需要好好躺著就好了。可是一旦商貿興起,這就意味著,人和人的利益關係開始變得越來越緊密起來,這種緊密的關係之中既有合作也有競爭,我家的絲綢若是價格比你家的貴,若是不立即反應和調整,那麼可能就是一個零和的結局,你佔領所有的市場,而我則直接工坊倒閉,之前投入的錢全部打水漂,一切努力都化為泡影。你的花色比我的花色好,更受歡迎,就意味著明年你將侵佔我的市場佔有率,甚至將我從這一個行當裡一腳踢開。

風氣陡然一變,也導致幾乎所有人都已經從閒散變得銳利進取起來,怎樣才可以做的比別人好,怎樣才可以儲存自己的同時擊敗競爭對手,士族的子弟們,已經沒有心思去研究經史,反而新近的各種商學理論成了他們的目標。

這些人是渾然天成的貴族,對於一夜暴富的巨賈們來說,他們只知道,怎樣賺錢,也只需要知道這些就可以了。可是這種世家的子弟在賺錢之餘,卻會思考,會去思考錢是如何流通,錢是如何賺的,什麼是市場,什麼是對比優勢。

他們一思考,就意味著各種鉅著出現,偏偏,現在最時興的,恰恰是商學和工學的理論知識,畢竟這是真正發家致富的根本,其中一些人脫穎而出,已成了工商學的大家,甚至太平學開設工商學堂,便是專門邀請這樣的名家來授學。

他們的腦袋……已經換過了一遍,既然腦子裡再沒有了君君臣臣,也不再有所謂的清靜無為,自然也就沒太多的興趣,去理會遠在長安的所謂天子和韋皇后,他們的興致只在貨幣的流通,只在各種市場的理論,如何發家致富,如何掙取更多的利益。

只是他們不想去理會,偏偏長安的天子和韋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