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可能任務’的西軍
這支部隊經由長年與吐蕃、西夏的作戰,而被歷練成了當時的一支王牌,每當宋朝有哪裡搞不定的時候,人們都會想到:大宋有支西北軍——仁宗後期,壯族儂智高反宋,佔據嶺南大部份的地區,其它正規軍前去討伐,都沒幾下就被儂智高打敗這一亂就是好幾年,最後,宋朝調西軍的狄青、楊文廣南征,結果半年就平定了儂智高
到了宋神宗變法、開邊政策引起遼國的警戒與抵制的時候,宋朝把西軍的楊文廣北調,遼國立即不敢再提出非份要求交趾趁宋朝開邊西北之機而入侵宋朝南方,宋朝正規軍三兩下就被交只軍打得屁滾尿流,宋朝的南方半壁國土幾乎淪陷殆盡於是,宋朝趕緊調西軍的郭逵南征,結果郭逵一下子就把交只軍打回交趾國內,郭逵還反過來兵逼交趾首都
聽著王瑾的引見,趙檉不以為然,這些小爺早知道了,可你們知道兩三年以後,江南方臘那廝在江南搞事,也是西軍去平定的事情你們就不知道了,正當他洋洋得意的時候,許宏接過來說起現代西北的現狀,這個趙檉就不如人家了
由於西北戰場上對吐蕃與對西夏的戰事規模與持續時間日益擴增,西軍諸軍之間的互動也也日益屢次,增進了相互間的協調,使得西軍從一盤散沙被整合成一股團結的勢力其次,西北之地雖然貧瘠,但是在宋軍推行堡寨進築之策以後,西軍將士們邊駐防邊屯墾,到了這時已經初步實現了自給自足財政情況也有所好轉,不說其它的,光說鹽好了,鈔鹽制之所以崩潰,有一部份的原因就是西北地區不再怎麼需要內地的鹽了
趙檉聽到這卻心中一凜,事情有些不大對,西軍羽翼日壯,看在朝廷眼裡,可不是一件好事早先朝廷還能夠節制西軍,憑什麼?一是西軍派系林立,豪門眾多,猶如一盤散沙所以難以團結起來跟朝廷叫板二是西北土地貧瘠,西軍所需多仰內地所以朝廷從財政物資上可住了西軍的命脈現在西軍對內地的仰賴已經越來越少,這本應該是一件好事,能夠減輕朝廷負擔,但是這也意味著西軍的財政命門已經逐步不被朝廷所掌握了也就是說,西軍發展到這時,已經有趨勢脫離朝廷掌握
可這卻大大地壞了祖上的規矩,自己的爹雖然信任童貫,但若讓童貫統合了西軍大部份的勢力,他能完全沒有點想法嗎?就是他爹對童貫沒想法,滿朝文武難道也不擔心嗎?想到此,趙檉覺得腦子很亂,他竭力讓自己平靜下來,將自己瞭解和經歷的些事件串並在一起,忽然發覺自己好像又捲入了朝臣的紛爭,陷入了一個陰謀之
首先他的皇上爹不會糊塗到讓朝中大臣一方獨大,尤其是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所以他必須防微杜漸,會在西軍中種下一根釘子,使西軍內部有裂痕而不能完全整合起來——其他友正在看:但是他釘下的第一顆釘,會不會就是前兩年榮升太尉的球星高俅呢?
趙檉想了頃刻,覺得沒錯,高俅算起來也是老爹潛邸之臣,但是他出身太低,也沒啥大本事,不像蔡京那樣能治國理財,也不像童貫那樣能領軍拓疆,所以經常遭人白眼趙佶為提拔高俅可謂是煞費苦心,提拔人也是要照規矩走程式的,不可能一步登天他先讓高俅下放到基層各部門歷練,而高俅他除了逢迎拍馬之外,倒也算是機靈,儘量安份不與人爭論、低調做人,在下放到基層各部門的時候也都能善盡職責
宋朝的文官是一定要經過考試科舉,要有一定的文才宋朝的大文豪不一定是權臣高官,但是朝廷大員絕對都有一定程度的國學文章水平相較之下,宋朝的武官標準就比較沒那麼嚴苛雖然要求一定要有邊功,但是這個“邊功”不一定要真刀真槍上陣廝殺才能夠也能夠讓某個人去擔任監軍或軍中文事務官,在邊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