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趙辰檢查漆器的紅漆完全已經風乾,便開啟了直播。
【大師,你上熱搜了!】
【好傢伙,鑑寶發現了重大歷史遺址,真的是鑑寶界第一人!】
【不愧是我辰哥!】
【我總是能在各種熱搜看到辰哥,這次居然是鑑寶發現遺址,真猛!】
彈幕洶湧而來。
趙辰看到大家的彈幕,神色依然淡定。
他昨天晚上就知道了這件事,考古局和文物局都對他表示了感謝。
自媒體也一陣渲染,把事情弄得非常誇張。
其實不過是機緣巧合下發現一處遺址而已。
趙辰並未覺得有什麼功勞。
“今天直播製作漆器。”
“宋朝最喜紅漆,天然紅漆,是一種有溫度的塗料。”
“漆器也像是有生命一般,講述著一個又一個的古老故事。”
“不過,漆器雖美,製作過程卻十分繁複艱難,失之毫釐差之千里,要想製作出來,也不容易。”
直播間的畫面中,趙辰拿出塗滿天然漆的紅色圓盤。
大家看著漆器泥胎最初的樣子,平面光滑整潔,看上去平平無奇。
趙辰在自己的書房內,古香古色。
直播畫面充滿大家風範。
他要製作一期完整的影片上傳,所以在直播中要向大家講解一些這種文化。
很多人在看趙辰的直播。
而且,這些觀眾中有很多中年男人,他們平日裡幾乎是不看直播的。
但是趙辰的直播,他們卻總是會看一會兒。
“漆器的工藝有很多,包括素漆、百寶嵌、堆漆、雕漆、描漆、漆繪等幾十種。”
“我用的是宋朝工匠最常用的,也是宋代漆器的一大特長。”
“那就是剔紅。”
“所謂剔紅,就是用一個鋒利的小勺子一樣的工具,一點一點在天然漆上剔出造型。”
“剔紅有些像是雕刻,但又和雕刻不同。”
“這個步驟也很複雜,大的漆器,往往需要手藝人雕刻半個月之久。”
“我面前的這個盤子,大約半天時間就可以製作完成。”
趙辰一邊說,一邊開始在漆器上忙碌。
網友們目不轉睛的看了過去。
大家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藝術形式。
華夏文化博大精深,有太多優秀的文化。
但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往往接觸不到。
不過,隨著趙辰的直播講解,以及影片製作,大家的藝術審美漸漸提高上去。
人們發彈幕道:
【我怎麼感覺,國畫、雕刻、瓷器的彩繪,還有漆器都有異曲同工之妙,好像都是很類似的藝術,又完全不同。】
【美學是殊途同歸的,藝術也是如此,華夏文化的一脈就是這些工藝品,每一種都有很多細的分類。】
【雖然有類似之處,但是普通人想要精通其中一項,至少都需要付出十年的努力。】
【辰哥是這些藝術的集大成者,只能說一句真的牛筆!】
【他是怪物級別的強者,不在討論範圍內。】
趙辰用鉤子輕輕一挑,一塊天然漆就被剃了出來。
剔紅的難度遠比雕刻要難,對手藝人的要求更高。
趙辰在簡單嘗試後,慢慢摸清了剔紅的細節和方法。
他開始在直播鏡頭前專心致志的忙碌。
這樣的場景網友們看到過無數次。
但是每次看,大家都覺得心裡一陣輕鬆。
看真的大師創作藝術本身就是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