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月,秋風瑟瑟,河西郡北部有一草原部落前來獻禮,鄭安雅覺得好奇,便召見了他們。為首的那人看上去三十餘歲,大臉盤子、高額頭、身材魁梧,頭髮編成幾股小辮,身著靛青色袍子,外面裹著一張帶毛的羊皮。只見他上前躬身行禮,用並不熟練的雅言說:“尊敬的高昌王,在下是科爾漠部的特勤不爾忽惕,因天氣寒冷,水源短缺,求高昌王庇護。”
鄭安雅笑道:“快免禮,難為你了,官話說得不錯。只是不知道你們需要些什麼?”
不爾忽惕道:“高昌王,我部平時在草原上以放牧為生,哪裡有水源我們就往哪裡去。可是今年天特別冷,山上下來的水都凍住了,牲畜也凍死了許多。我們沒有足夠的水和燃料,請高昌王准許我們在冰川裡取水,還有準許我們砍些木柴生火。我們可以用牛羊和馬匹交換。”
段知書問:“從你們那兒到高昌城路途可不近啊,你們是怎麼過來的?”
不爾忽惕道:“這位大人,我們本來是往北走的,但是北邊有軍隊駐紮,我們過不去。那些人自稱是高昌國的部隊,說如果要讓他們提供幫助,得有高昌王的旨意,否則他們不敢擅動。”
鄭安雅心下了然,這恐怕是她派去駐守在通往西海岸的必經之路的部隊,為了保住西海的秘密,她早就下令在各處關隘嚴格把守,沒有她的手令不許出入,部隊也不得擅自離開駐地和從事其他工作。
不爾忽惕忽然跪下道:“高昌王,我知道我的族人以前對你們多有得罪,如今我們快要活不下去了,希望您能幫我們一把,我們科爾漠部將永遠聽從您的號令!”
鄭安雅趕緊叫人把他扶起來,道:“我會幫你們的,先說說你部的情況吧。”
不爾忽惕道:“我部共有六千多人,除去女人、老人和孩子之外,壯年男人大約一千五百人,馬匹約有三千多,牛羊兩萬多頭。”
鄭安雅問:“你們住哪裡?”
不爾忽惕答道:“我們放牧的時候一般住穹廬,在呼蘭也蓋房子。”
“呼蘭?”
“噢,那是我們的聖地,裡面埋葬著我們的先人。每年的祭祀都在那裡舉行。”不爾忽惕道。
鄭安雅思索片刻,問他:“草原上像你們這樣的部落有多少個?”
不爾忽惕道:“據我所知,像我們這樣規模的有十幾個。那些只有幾百人的小部落,就多得數不過來了。大的部落有上萬人,比如呼衍部,他們是阿勒巴爾可汗的後人。”
“‘可汗’是什麼意思?”鄭安雅問。
“就是統治草原的人。”不爾忽惕答道。
鄭安雅笑了:“你是說草原的王?像我這樣的?”
不爾忽惕也笑著說:“對對對,像您這樣的,我們叫可汗。”
鄭安雅與段知書、杜襄成耳語幾句後,對不爾忽惕道:“我同意給你們提供水和取暖用的柴火,等來年春天,我想去你們科爾漠看看。你可歡迎?”
不爾忽惕高興地直搓手:“當然歡迎了,您可是我們的大恩人!”
高昌國官吏的效率很高,第二天就有人向不爾忽惕詢問了他們所需木材和水的大致數量,並擬了一份方案出來。鄭安雅批准之後,不爾忽惕正打算快馬飛奔回去,卻被鄭安雅一把攔住,對他說:“讓你的手下去吧,我們的官員也會陪同一起去,不會耽誤事的,你難得來一趟,不想多瞭解一下高昌國嗎?”於是,整個冬天不爾忽惕都住在高昌國。他參觀了眾多城池、農田、工坊、商區,還有正在修建的高昌直道,越看越興奮,不知不覺中,他對鄭安雅的稱呼已經從“高昌王”變成了“王上”。
一日,他指著一處繁華的集市問鄭安雅:“王上,我們科爾漠部的人能來這裡做買賣嗎?”
鄭安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