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午後,山間的禪寺籠罩在一片金黃的落葉之中。
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灑在古木參天的院落裡,斑駁陸離。
一位白髮蒼蒼的禪師,正靜靜地坐在院中的石凳上,雙眸微閉,彷彿與這秋日的寧靜融為一體。
忽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這份寧靜。
一名年輕的居士臉上帶著焦急與不安,他急匆匆地跪在禪師面前,雙手合十,語氣急切地說:
“師父,學生心中有一事,苦思不得其解,還請師父指點迷津。”
禪師緩緩睜開眼睛,目光如炬,他輕撫著年輕僧人的頭頂,溫和地說:“施主莫急,有何困惑,且說來聽聽。”
年輕人深吸了一口氣,開始述說他的心事。
他提到自己最近為情所困,陷入了一段無望的情緣之中,每日茶飯不思,夜不能寐,心中充滿了痛苦與迷茫。
他詢問師父,如何才能從這愛慾的泥沼中解脫出來,找到內心的寧靜與自由。
禪師聽完弟子的訴說,微微一笑,指了指院中的一棵枯樹,說:“你看那棵樹,昔日也曾枝繁葉茂,如今卻已枯敗凋零。生死輪迴,乃自然之道,人也一樣。
《無量壽經》雲:‘人在愛慾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愛慾是生死輪迴的根本,要想跳出這輪迴,必須斷除愛慾情執,這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人生課題。擴大自私的愛慾,就是平等慈悲之心了,那才是真正的愛。”
年輕僧人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迷茫,他不解地問:“師父,那學生該如何是好?”
禪師站起身,走到院中的一棵青松下,望著遠方的山巒,緩緩地說:“你且隨我來。”
兩人一前一後,走出了禪院,沿著蜿蜒的山路向上攀登。山路兩旁,秋意正濃,紅葉如火,層林盡染。
禪師邊走邊指點著山間的景色,讓年輕居士注意觀察自然界中的生死輪迴。
“你看那落葉歸根,化作春泥更護花;再看那山間流水,雖歷經曲折,終匯入江海。這就是生命的意義,不在於長短,而在於如何度過。你本來沒有這些愛慾執著煩惱,是誰捆縛住了你呢?”
禪師的聲音在山谷間迴盪,彷彿帶著一種神奇的魔力。
年輕人跟隨著師父的腳步,心中逐漸平靜下來。
他開始認真思考師父的話,試圖從中找到解脫之道。
當兩人來到山頂時,夕陽已經西下,天邊泛起了層層紅霞。禪師停下腳步,轉身對年輕僧人說:“你看這夕陽,雖即將落下,卻仍然散發出耀眼的光芒。人生亦是如此,即使面臨生死離別,也要保持一顆光明的心境。只要心中沒有執著,就能斷除愛慾榮華!”
禪師拍拍年輕人的背,意味深長的說道:“修行就是放下!”
年輕人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他望著師父那深邃而慈祥的眼神,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說:“學生明白了,多謝師父指點。”
禪師微笑著點了點頭,轉身向山下走去。年輕居士緊隨其後,兩人一同回到了禪院。
從此以後,年輕人開始努力修行,他不再為情所困,而是將心思全部投入到佛法之中。
他深知生死獨往,唯有修得一顆清淨之心,方能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中找到真正的自我。
而那位白髮蒼蒼的禪師,也一直在默默地關注著學生的成長。
每當看到學生那日益堅定的眼神和越發深沉的佛法修為時,他都會感到無比的欣慰和自豪。
因為他知道,自己已經成功地引領這位年輕人走出了愛慾的泥沼,踏上了通往智慧與解脫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