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上順便還可以去看看圖靈那個在蘋果上咬了一口的男人。
雖然喬布斯否認蘋果標誌是因為圖靈,但傳說還是很美麗的。
948【蕭乾】
巴金說過這樣一句話:“我佩服這幾個人的才華,一是曹禺,一是沈從文,一是蕭乾。我自愧不如他們,才能要差好幾倍。”
就名氣來看,此時的蕭乾還遠遠不如曹禺和沈從文,而且他如今還沒有成為二戰歐洲戰場唯一的中國記者。
出發當日,蕭乾在大使館門口把周赫煊堵住:“周先生,我是蕭乾!”
“是秉乾啊,你什麼時候來英國的?”周赫煊笑問。他當然認識蕭乾,因為去年蕭乾還在做《大公報》副刊的主編,周赫煊視察報社的時候遇到過幾回。
“我去年底到英國的。”蕭乾有些尷尬地回答。
蕭乾的尷尬不僅在於國難當頭之際離開祖國,更因為他離開的原因婚外情。他喜歡上了一個女鋼琴家,無法在妻子和情人中間做選擇,乾脆兩個都不選而一走了之(妻子離婚後投奔了延安)。
可見蕭乾在感情問題上非常優柔寡斷,這也就導致他連續好幾段婚姻失敗。他過幾年要跟一個英國混血女郎結婚,但那女人剛生完孩子就跟接生醫生出軌。這不算完,蕭乾的第三任妻子是個心機婊,看重他名氣才嫁給他,婚後發現名氣不管用就跑路了。
周赫煊問:“你在英國做什麼工作?”
蕭乾道:“在倫敦大學東方學院做助教。”
“有沒有想過做《大公報》海外特聘記者,專門報道歐洲戰事。”周赫煊發出邀請。
蕭乾笑道:“當然願意。對了,我這次來找周先生,是想請你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講一堂課。我剛剛在東方學院開辦了一個短期培訓班,為支援中國抗戰的英國青年補習中文,向他們介紹有關中國的地理和歷史知識。”
“那是好事啊,那些英國青年願意幫中國打仗嗎?”周赫煊問。
蕭乾說:“他們都是英國公誼會的成員,他們同情中國的遭遇,大部分願意幫中國抗戰做宣傳和募捐,少部分有直接奔赴中國戰場的打算。最近周先生的街頭演講,讓他們大受感動,所以想親自聆聽你講課,講一些關於中國的知識。”
英國公誼會屬於教派組織,剛剛建立時保守而激進,到處抨擊英國國教會和清教徒教會。隨著幾百年的發展,公誼會變得越來越包容,甚至允許任何教派的信眾加入該會。
這個教派認為每個人都生而有“靈”,那是上帝播下的靈光種子,人可以藉助“種子”認識真理,並由此獲得智慧和幸福。總的來說,可以概括為人性本善,跟傳統基督教的“原罪論”恰好背道而馳。他們還認為《聖經》並非上帝對人類的全部啟示,只要依靠“靈光種子”就能接近上帝,領悟人生的真諦,這又有點像佛家的頓悟。
為什麼要在本書中提及呢?
因為這個教派堅守“愛與寬容”的原則,並且強烈反對暴力,從美國南北戰爭到兩次世界大戰,都有公誼會的教友直接或間接參戰。他們往往站在“正義”的一方,包括中國抗日戰場,也有公誼會教友的身影存在。
等到蕭乾在東方學院的培訓班課程結束,這些英國公誼會的教友就會奔赴雲南。剛開始只有4人,半年時間發展就到40人,並且陸續有中國、美國、加拿大、印度和紐西蘭人加入,至抗戰勝利時已有數百人規模。
他們並未直接參戰,而是負責物資運輸、修理汽車、醫療救助、戰時服務等等,有些人永遠長眠在中國的土地上。
順便一提,援助中國的“英國公誼會救護隊”有兩位創始人,其中一人是吉百利家族的掌舵者,他甚至把親兒子都送上了中國戰場就是那個生產巧克力和口香糖的吉百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