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幅作品,是徐渭的畫,何紹基的字,兩個名人的結合。要是從藝術上來看,見仁見智,未必是完美的結合,但是從市場價值來看,無疑具備炒作的大大噱頭。
“看起來,好像是何紹基得到了徐渭的畫,題了字。這幅畫有可能之前就是扇面,也有可能因為殘缺,被何紹基改成了扇面。但是不管怎麼說,徐渭和何紹基的真跡,那是沒問題了。”唐易最後下了定論。
見唐易給出瞭如此肯定的答覆,侯如海的臉上已是喜氣洋洋,“這幅扇面,畫廊開張後,可以掛到裡面,寫上‘非賣品’,對聚集人氣大為有用!”
“這個當然沒問題。”唐易點點頭,復又問道:“不過,這樣的東西,可不是普通的東西,你是怎麼來的?下了多少血本?”
第916章 找上門來
侯如海喝了一口酒,面露得意之色,“我這也算撿漏了!”
原來,就在前兩天,侯如海應一個古玩商之邀,去一個宅子裡看東西。這個古玩商,器物類的東西在行,但是書畫類不行。
但是這個宅子裡的東西,偏偏就只有書畫類的東西。
這也怨不得宅子的主人,早些年這個宅子是個大宅門,裡頭的東西不少。可是到了六十年代破四舊那會兒,風聲起了,不等有人上門來抄,老主人就自己動手了。因為之前是大宅門,出身肯定不好嘛,這也算未雨綢繆。
所以,把能砸的全砸了。還不敢光明正大地砸,都是半夜關起門來砸,以防弄得動靜太大,怕鄰居聽到。砸完了,再偷偷扔出去。
字畫呢,沒法砸,只能燒,屋裡也沒法燒,只能在院子裡燒。好嘛,這火光菸灰的,鄰居一看,還以為著火了,大呼小叫的,這字畫就沒燒完。
因為被鄰居發現了,所以留下的字畫,愣是沒敢往外扔,怕又被人撞見“揭發”。再說字畫和瓷器不一樣,它好藏啊,就被藏起來了,大約有十來幅。
按說古玩大熱的時候,就可以賣了,但是老主人死活不讓,好歹也算歪打正著留下的念想兒。上個月,老主人駕鶴西遊了,這五七剛過,現在宅子的主人就籌劃著出手了。
這個古玩商,和現在宅子的主人之前是一個辦公室的,後來下了海,倒騰起了古玩,眼下雖說還不能算是什麼富豪級別的人物,可在燕京那也是吃香的喝辣的,不怎麼差錢了。
而現在宅子的主人快五十了,還是個正科級的小公務員,也沒什麼提頭兒了。正科級放到縣城裡,那就是一局之長,威風得緊,可要是放在燕京,單守死工資,日子且過得緊巴。
這十來幅字畫,除了清代一幅揚州八怪之一的黃慎的《漁舟圖》,都是民國的畫作。這也是,當時燒的時候,先挑老的燒的,剩下的,都是靠現在近的了。
當然了,還有這一幅扇面。這扇面是五六十年代重新裝裱的,軸裱都挺新,也沒燒了。
那個古玩商雖然對書畫不精通,可也不是門外漢,和侯如海一合計,看中了黃慎的《漁舟圖》和兩幅民國畫作。這幅扇面,正因為是兩個名人湊在一起,再加上是拆了扇骨後裱的,所以他覺得是仿品,而且是搞怪的仿品。
問侯如海,侯如海也拿不準,說了句“收不收兩可”。
宅子的主人之所以不願意明著走拍,除了顧及公務員的身份,還有財不外露的心理,所以才找來老同僚暗走。這個古玩商的出價兒,雖然留出了不小的利,他畢竟要賺錢嘛,但最起碼沒蒙人,也算沒有殺熟。
這數目開出來,宅子主人也滿意,對他來說,就是一大筆了。不過,他見古玩商只挑走了三幅,嫌麻煩,最後喊了一個打包價。
於是,古玩商就全收走了。
這事兒,算是找侯如海掌眼,是要從利市裡分抽頭的。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