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周恩來到上海市郊馬橋鎮看高產田,聽說“夜戰”“苦戰”,一畝地種了12萬穴,他當即指示,要合理密植,要關心社員的生活,要讓社員吃好休息好。同月,周恩來在廣州召集一些縣的負責人瞭解情況時,對他們說:糧食產時要避免虛假性,要保證社員的口糧,千萬不要講大話,損害群眾的利益。在大刮“共產風”時,周恩來到河南去視察工作,批評省委主要負責人,要他謹慎。
“大辦鋼鐵”,是大傷元氣。
河南新鄉市放出一天產生鐵102萬噸的高產“衛星”。周恩來看到這個材料後,問身邊搞過鋼鐵生產的秘書顧明,這有無可能?顧明回答說:“我們在鞍山鋼鐵廠,煉一噸生鐵需要貧礦石三四噸,煉焦用煤要二三噸,加上石灰石、輔助材料等要10多噸。102萬噸生鐵,需要1000多萬噸的運輸量,所以這不可能是真的。”周恩來就要顧明到河南去看看。顧明去後,把土法煉出的所謂生鐵帶了回來,實際上,其中最好的也不過是含鐵成分較多的海綿鐵。大批農民上山鍊鐵,許多地方分不清什麼是鐵礦石,把比較重的黑石頭塊當成了鐵礦,也弄不清一噸是多少,把一擔當作一噸。周恩來心中很不安,照此下去,廢鐵成山更是浪費。他每星期親自主持一次鋼鐵會議,還調了1�3萬多大學生去各地幫助分析化驗。到了冬天,*四川省委工業書記陳剛向周恩來請示彙報,說四川還有幾百萬人在山上,既無衣被禦寒,又無糧食充飢,鋼鐵任務沒有完成,怎麼辦?周恩來當機立斷:立即下山。
廬山:歷史的插曲(3)
對此,一直關心糧、鋼躍進的毛澤東不能說不聞不問。他走出紅牆到各地視察時,在紅薯地邊,有人上前扒一塊紅薯,個不大,再扒一塊,還不大。毛澤東看在眼裡,不讓再扒,轉身留下一句話:“畝產13000斤?秋後我再來看。”從小種過地的毛澤東對畝產10萬斤有過懷疑,他指著一位負責人說:“你沒種過地,這不是放衛星,這是放大炮。”有人解釋,用電燈為水稻照明,用鼓風機朝水稻鼓風就可以畝產10萬斤。毛澤東仍搖頭:“吹牛,靠不住。這是種過地的,畝產10萬斤?堆也堆不起來麼!”有人想讓小孩子往水稻上站以證明一下,毛澤東還是搖頭,說:“娃娃,不要上去。站得越高,跌得越重哩。”
人們也許會奇怪,既然毛澤東不相信這些,為何又不制止呢?一個原因,那就是毛澤東始終認為,這只是具體工作中出現的具體問題,是十個指頭中的一個指頭的問題。對“大躍進”的方向,他始終是堅信不移的。對畝產10萬斤這件事,他曾對秘書高智做過這樣的解釋:你不要相信這件事。可是群眾運動“不熱不行,不熱群眾起不來。不冷也不行,熱過了勁就要壞事。咱們現在根本達不到那個水平。”他的意思是群眾熱起來的時候,只能淋一點毛毛雨,不能潑冷水。所以,他對群眾中出現的狂熱和浮誇,他不相信,但也不批評,相反還要鼓勵,因為他相信這股空前的熱情能改變中國的落後面貌。
儘管毛澤東不願向群眾潑冷水,但觸目驚心的事實卻不能不讓他顧及事物的另一面。1958年11月2日至10日,毛澤東在鄭州召集有部分*中央政治局委員、大區負責人和部分省、市委書記參加的工作會議,這就是第一次鄭州會議。這次會議是為了糾正公社化運動中出現的以浮誇風、“共產風”和瞎指揮為主要特徵的前一段的“左”傾錯誤,提出社會主義時期不能消除商品生產,不能剝奪農民。接著毛澤東又在11月21日到27日在武昌召集有部分政治局委員和各省、市、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參加的會議。毛澤東在23日講了一次話,提出要“壓縮空氣”:“我在這裡反冒進。從前別人反我的冒進,現在我反人家的冒進。……破除迷信,不要把科學破除了。”接著,*八屆六中全會在武昌召開。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