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是他的書房。第二層是他的六個貼身護衛居住。第一層是至尊教總堂口。
慈恩寺中寬大的殿堂很多。但尉遲長孫一概不用。擁有數萬佛兵的至尊教教主居住和發號施令的大雁塔,卻比玄奘大法師住在這裡譯經藏經時還簡樸。以他的臥室為例,原有“奉安”
經文的隔間拆除了,偌大一層塔層,只有正中間一尊大蓮臺,既是臥具,又是打坐練氣的蒲團,除此而外,空無一物。簡直就不象是天下第一大教至尊教教主的起居室。只有他的密室,天下從無一人進去看見過。
唯識宗又稱法相宗,因其教理複雜深玄,所以思辯僧一直不多。禪宗的“話頭禪”,誰都可以“禪”上幾句。玄奘在日,弟子如雲。玄奘的兩大弟子窺基和圓測,後來將唯識宗貴族化了,傳承越來越窄小。教義越思辯越深化。因明學(即邏輯學)在唐代,能“禪”上幾句的就少之又少。唐代有數千個詩人,邏輯學家則只有幾個。
尉遲長孫當然不研究這些。他本來是個從武官而至武僧的貴族子弟,任兩街大功德使時拚命想要扭轉道儒佛這個三教排序。早年玄奘大法師圓寂時,高宗李治親臨慈恩寺,問:“大師有什麼遺願要朕辦的嗎?”玄奘大法師說:“貧僧唯一的願望,是希望陛下能將道——儒——佛這個三教排序排回來。”高宗李治當時默默無語。這個排序是李淵、李世民排的,他又怎能將這個排序扭轉過來?此事成了二人私交之中的唯一遺憾。
武則天曾將這個排序改了過來。大部分佛門高僧卻又不以為榮。武則天以後的中唐皇帝又將武則天改過的排序再改回去。佛門高僧們卻又大著其急。到了尉遲長孫這一代,他漸漸不奈了,所以建立至尊教,準備先將佛門弟子擴大,在勢上先壓倒道教再說。
唐中期的和尚持度牒者在四十萬左右,而道士在藉者不足之一二。以《資治通鑑》的這個記載,大約估計在五萬左右。在民間,道教的勢力實際上不如佛教壯大,可在宮廷中,排序卻仍然道一儒二佛三,而且道士對皇帝的影響力比和尚大。
還有一個現象在宗教史上也很奇特:唯識宗是一個在國內弟子稀少在國外卻很有影響的佛學宗派。日本人和新羅國人因修習唯識宗教義而成高僧者不乏其人。唐玄奘大法師的兩大弟子之一圓測和尚就是新羅國王孫。新羅國是朝鮮的一個古國,要到九世紀才沒落。佛教史的唯識宗傳承系中,二三四五代宗師中,日本人和新羅國人竟佔了幾近一半。這是佛教八宗其它宗派中極為少見的。
郭子嶽來到了慈恩寺。
已有六名高階職僧和至尊教的絕頂高手等在門外。郭子嶽認得其中一人,那是右天王。
右天王見禮說:“少俠來了,主公正在寺內等你。他不願讓人看見他在長安,所以不能親自出迎,少俠見諒。”“何必如此多禮?天王請。”
“少俠請。”
眾人進內,穿過無數天井殿堂,曲欄、幽徑、進了大雁塔的底層。
尉遲長孫站在門口,一見郭子嶽就說:“老衲因故不能遠迎,少俠見諒。”
“教主客氣,在下實不敢當。哦,知玄大師,你來了。”
知玄站在屋子中間,含笑望著他,直等他與尉遲長孫見過禮了,才過來見禮。見禮完畢,各自坐下。
知玄道:“少俠,你來之前,我和無明大師正在談起一件事。
皇上這次根據左右街佛門功德使的提名召了四位佛門高僧進京參加三教講論,但由於在‘甘露之變’中受了驚嚇,又將這次三教講論取消了。少俠或許不知,自唐朝立國以來,高祖李淵和李世民儘管出於統治考慮,將三教序定為道一儒二佛三,但實際上,佛門但有奏請,各位皇帝均準無駁。當年李世民因智實大師不服這個排序,據理力爭,打了智實大師一頓板子。過後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