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開口:“慢著,俗話說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沈家多數人皆知二丫生辰八字,若是那包藏禍心之輩有心陷害,如上次二丫摟草摔倒般鬧得滿城皆知,到時可如何是好?”
程氏咬碎了一口銀牙,她那幾個月的家廟苦修,有一半因此而起。此事再提及,她又羞又恨。這幫無恥小人,當真是得理不饒人。
“四弟妹……”
“沈家二夫人,你莫要叫錯。”
“李芸娘,我沈家豈容你如此懷疑。”
宜悠自是見不得親孃落下風:“沈氏族人,多數淳樸熱情,自是不用擔憂。可有句話叫,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沈家家大業大,我們孤兒寡母多做顧慮,也實屬情非得已。”
方才一直勸他們收回合理之意的二叔奶奶站出來:“芸娘、丫頭你們放心,老婆子我給你們看著。”
“多謝二叔奶奶,二叔公,請。”
二叔公放下常年擼起來的褲腿,方才他來得及,沒來得及換鞋。可如今他手舉竹簡,神色肅穆。
活著的沈家人頭一回聽說除族之事,如今自然顧不得他如何邋遢,見最前面少女唇角緊繃,一派嚴肅之意,他們也不免緊張起來。
“先天十年,穀雨,依大越令,沈氏前族長四子名諱福祥,與妻李氏合離,子女皆歸李氏,三人名諱自沈氏族譜除去,日後所為皆與沈家無關。”
說完,他鬆手,三枚竹簡落入炭火盆。火苗躥高,劈啪聲傳來,竹簡瞬間沒了痕跡。
強撐著的沈福祥,終於忍不住暈過去。
宜悠扶著李氏,另一隻手牽著長生,昂首挺胸說道:“至此已然分家,宜悠於沈家一十五載,幸得孃親勤儉持家,經年所得贍養老夫人之餘,尚餘一粥半飯得以存活。
為答養育之恩,宜悠自會抹平縣丞夫人之怒。自此,餘老夫人及族內再無虧欠。”
擲地有聲,她冷冷的掃過惺惺作態的老太太,報以二叔公等人感激一笑。涇渭分明的待遇,反倒讓人感覺痛快。
☆、第四十七章
“姐姐、姐姐;要買糖葫蘆。”
隨著軟糯的童聲;一道飛影撞開門;熟練地跨過門檻;抓住房內忙碌的鵝黃衣女子身影。
女子回過頭;放下手中麵糰,自褂下腰間並蒂蓮荷包內掏出帕子拭去額前汗珠;笑著看向弟弟。
“長生今日已唸完書?”
“恩;我識得五個大字,有三個是姐姐的名字。”
宜悠自荷包中捏出五枚銅錢:“去吧,記得多買一隻,給穆宇送去。”
“那我買一支蘋果的,再買一支山楂的;我倆換著吃。”
“都依你。”
請拍下長生後背,她也跟著走出廚房,坐在院中走廊欄杆上。四合院不大,方圓不過五十尺,卻五臟俱全。原先搬來時已是極為雅緻,宜悠住進來後,在牆角點幾株爬山虎,窗沿下種一簇玫瑰,經過一夏,此刻院中更是生機勃勃。
看向門口跑出去的幼童,比起三個月前他又長高不少,春天合適的褲子,此刻卻成了九分。
是時候給他新做幾條褲子,等娘回來,她們且去綢緞莊看看,有沒有物美價廉的花布。
託著腮,一陣風吹來,帶來陣陣花香,她眼神逐漸迷離。這三個月發生種種,對她來說真是跟夢境一般。
**
自那日由族中除名,隨後她就將吳媽媽請到沈家。
老太太還想直接趕他們出去,可他們母女也不是吃素的,僅僅是幾個眼神,沈福祥就訥訥的答應,未曾找好落腳點之前,原先房子任由他們住。
宜悠自然也不客氣,當下她用上真功夫,連哄帶騙,竟是將吳媽媽說的心悅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