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尚書上書一封,痛斥幾大商行囤積居奇,居然敢趁著災荒囤積糧米,想發人命財。
這奏章理據齊全,挑出的幾家商行幾大罪行樣樣屬實,頓時震驚朝野:國難當然,居然還有人敢這麼幹!良心都被狗吃了嗎!
百官們全體表現得不可置信,接著通通跪下來請求宋天天原諒他們的視察不利,並嚴辭要求徹查所有商行。
宋天天只笑著把奏章一合,“那就辦吧。”
於是幾大商行也被抄了,抄出的糧食剛巧緩解了這燃眉之急。
其實,是否有商行囤積居奇,這事早在五月中旬災難剛爆發的時候,宋天天便下令讓相關官員們查過一遭。
很遺憾,當時什麼都沒有查出來。
想來也是因為那些商行們行事太過謹慎隱秘,直到現在才露出狐狸尾巴——宋天天在朝堂上是這麼表示的,因此也並沒有過於責怪當時那些官員。
文武百官們都鬆了一口氣,更加賣命地查處商行。
直到散了朝後,宋天天的那雙眼中才閃出了一抹冷冽。
那些傢伙們,真以為她會不知道為什麼以前都查不出來嗎?
他們以為她想不到嗎:膽敢做出這種事情的商行,上面怎麼可能沒有人罩著?
只不過這種照拂,在他們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終於成了一個笑話。
他們被宋天天逼著,終於決定要捨棄掉那些商行。
文武百官、各大世家自己都沒糧了,還有旁人膽敢屯糧,那便是自己找死。
宋天天當初一句旨意,欽差一指,便死死掐住了世族和百官們的脖子,只有這樣,才能逼著他們又去死死掐住了那些商行、土豪、鄉紳的脖子。
自此以後的好些天裡,每隔幾日便有幾家商行被查出來,報上來,抄出糧食運往各地。
而後只不過十來日,被查出來的商行便少了。
相應的,世族裡能交出的糧又多了起來。
只有世族本身手裡有糧了,那些被世族罩著的商行們才可以繼續存活下去。
就靠著這種微妙的平衡,京城裡一直穩定向外發放著糧食,撐到了十一月底。
此時世族和商行都已被幾乎榨乾,而後,宋天天終於還是動用了第六倉。
這次沒有任何人反對。
剩下的這三大倉,宋天天默默算著,夠支撐到什麼時候?
支撐到明年開春足夠嗎?她想,這可得省著點用了。
然而實際上,現在所需要的糧食遠比大災初期要少得多。
因為需要吃糧食的人少了。
許多災民已經餓死。
就算宋天天再如何努力,那些從各地報上來的數目依舊觸目驚心。
她只想著,或許她的所作所為,能讓那些原本可能的死亡人數,減少那麼一點。
而約摸十一月中旬的時候,朝堂上便開始激烈議論起了大批災民湧向京城的事情。
大批的災民向京城轉移,這是從五六月就開始了的事情。
八月份開始陸續有災民到達京城,但是更多的人死在了半路上。
朝廷雖然不支援他們來京,卻也無法阻止。
九月十月,災民們聚集到了京城的外圍,只被攔在了城門之外,每天接著京裡送出一點糧米過活。
但冬日到了,再將災民放置在城外,只會害許多人凍死。
放不放災民入京?這事朝堂上討論了一輪又一輪,等到第一場大雪降下,終於宋天天還是讓人去開了城門。
她派人在京裡搭了棚子,安置了粥場。
災民們頓時塞滿了京城裡的每一處街道。
每天每天,宋天天都能收到許多有關那些災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