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三學紀要》中所說,第一次科舉。未必會有太大的成果,但是卻能夠是我們三學國子的質量和數量。獲得極大提高。”
董端坐主位之上,卻沒有說話。
曾次,就是黃劭。這個當年在黃巾之亂時跟隨自己的老臣子,已經故去了多年。他沒有大本事。但是卻能靜下心來。琢磨出《三學紀要》這樣的恢宏鉅著。一輩子也沒有流傳什麼詩詞典章,但是對後世的影響,怕是誰也無法比擬。如今,春閨結束,董更加懷念黃劭了。
陳宮顧雍,還有剛調入承明殿的馬嶠梁習,在聽了石韜的話之後,也陷入沉思之中。林雷
許久,顧雍一聲嘆息。“未曾想,黃劭聲名不顯,一介寒士出身,卻能謀劃出《三學紀要》這樣地經典。有了他這一部書,卻是讓我們今後的取士。少走了很多地彎路……我不如曾次啊。”
顧雍那是什麼人?
正經的世家子出身。在董的部曲當中,少有人能夠比擬。今日說出這一番話。也算是一種認可。其實,在科舉法令頒佈之前,不論是顧雍還是陳宮,總歸是有一點不太服氣。因為,科舉法令頒佈後,董竟在長安太學院和國子監中設立了一座雕像,赫然正是黃劭的雕像。
陳宮捻著鬍鬚,看著從各地送上來地名單,輕輕點頭。
“曾次大才,實非我等可以比擬。春閨科考雖然只選出一千六百人,對目前地情況並無益處。但是,他讓各地府衙中的小吏增加了兩千餘人,不但解決了鄉里小吏的空缺,還為我們擴充套件了近萬人的生員。待來年春閨再次開啟的時候,只怕這天下生徒,當不遠萬里而來投奔。”
鄉里小吏,全部以落榜的年邁生徒和鄉學國子擔當……
董沉吟許久,突然道:“黃榮如今學業如何了?”
黃榮,就是黃劭的獨生子。如今剛考入了長安郡學,年十八歲。不過講論資質,黃榮並不算太好。考入郡學的時候,成績也相當的普通。不過,這小子有一股子鑽勁兒,讓人不得不佩服。
在這一點上,黃榮和他過世地父親,非常相似。
石韜把黃榮的情況告訴了董。董在沉思片刻後,開口道:“廣元,明日你命人通知黃榮,讓他至我幕府效力……恩,就讓他擔當我的門下書佐吧。梁道的年紀也差不多了,跟隨我也有年月,也是該外放出去,歷練一下了……恩,就讓他去西川吧,配合閻圃治理地方。”
這一席話,說的輕描淡寫。
可是這承明殿中所有人卻知道,李逵這是要大用了。而黃榮呢,也將從此變得不再平凡。
“另外,顧邵地年紀也不小了,我看也差不多可以讓他出來做事。師兄,明日就讓他去伯威那邊做事吧。為這春閨之事,不曉得有多少牛鬼蛇神混入了長安。伯威那邊現在人手嚴重不足,就讓顧邵去幫他一下好了……還有,公臺之子陳明文才出眾,一併入督察院做事。”
此言一出,顧雍陳宮二人激動無比。
如今所有人都看得出,董在培養董冀。將來地涼王王儲,若不出意外,就是董冀了。
顧邵陳明二人幫董冀做事,那就等同於是不折不扣的太子黨。將來地成就嘛……怕是不俗。
董接連發出政令,一旁的馬良都記錄在案。
待這個事情說完之後,董又道:“如今汝南被攻破,曹仁兵退臨潁至長平一線,徐州軍怕是不日將會攻入潁川。曹操絕不會善罷甘休,想來對袁紹的反擊,也不會再等待下去了……恩,公臺你等當關注近期關中的戰報……另外,通知陸遜,他的計劃很優秀。可以實施下去。”
馬良立刻在旁邊撰寫文書,奉到了陳宮等人的面前。
押上承明殿大印之後,董又把巨魔令印信交給了馬良,在那文書上押好,自有宿衛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