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郡王急急忙忙去了母親院子裡,見母親也在吃了丸子湯。
他張口問道:“娘,這個豆腐……”
話沒說完,老郡王妃頭也不抬說道:“剛訓了你,怎麼還是什麼話也藏不住?豆腐做丸子,你沒吃過呀?”
“不是,我是說那豆腐……”
老郡王妃放下筷子,不悅道:“你怎麼這麼死心眼兒?你娘老的失去味覺了?讓我說那也是劉燦體諒燕華她娘,孕婦不能一點葷腥不沾。
“再說了,晉王送的是豆腐,他又沒送豆腐丸子,你急什麼急?”
汝南郡王急得都要跺腳了,“讓我把話說完,我不是說這豆腐丸子,我是說晉王他往宮裡送了一份豆腐,往劉家送了一份,是啥意思?”
老郡王妃沉思,反問道:“你說是啥意思?”
郡王爺壓低聲音,“是不是晉王……也有那想法?晉王何時這麼規規矩矩這麼表現孝道,去宮裡不說,還去劉家,這就是要對外表示他不再是以前那個風流王爺,他是為將來做準備。”
老郡王妃又是沉思。
對於劉家來說,劉燦的親舅舅當皇上,比被錢太后掌控的劉燦的小表弟當皇上有利。
劉家讓劉燦給他們送豆腐,說是小輩之間的來往,是讓他們郡王府把晉王的孝行傳出去,也是試探郡王府,別想當縮頭烏龜,只想佔便宜不出力,要是那樣,等著秋後算賬吧
汝南郡王爺也是想到了這一點,見母親不說話,他問道:“傳不傳話?”
老郡王妃說道:“先打聽一下,晉王還給誰家送豆腐了。”
兩天後,打聽來的是,晉王送豆腐的人家有慶王府,有蔡家,有顧家,都是親戚。
還有一個是令人想不到的,晉王夫妻帶著世子,還帶著幾個菜,其中就有豆腐,去了皇陵祭拜先皇。
晉王跪地大哭,說皇兄在世的時候,他沒能讓皇兄嚐嚐他做的豆腐,對不住皇兄,以後肯定不會再像以前那樣,一定會做皇兄的的好弟弟。
在皇陵他說的話別人怎麼知道?
那是因為他學給太皇太后聽了,然後去探望太皇太后的誥命都知道了,太皇太后一邊說晉王的孝行一邊流淚,說晉王終於成長了,先皇這下可以瞑目了。
這話說的,好像先皇臨終前死不瞑目似的。
經過如此,晉王的改變人盡皆知。
皇宮裡的錢太后陰沉著臉。
向太妃還沒生呢,太皇太后母子倆就忍不住了。
晉王聽到外面人說他,應該是誇他,他覺得莫名其妙。
不就是給母后、妹妹、姑母和顧家送了豆腐嗎?
給慶王府送,是王妃說陳三太太不錯,讓她嚐嚐他們做的豆腐。
去皇陵是他的意思,王妃贊同。
他親手做的豆腐,皇兄在世沒吃到,他還不能帶著豆腐做的菜去皇陵祭拜皇兄?
去了後心裡難過,大哭一場。
這就怎麼傳的滿城風雨了?
還把他誇的跟朵花似的。
長這麼大都沒人這麼誇過他。
顧心柔也覺得不對,怎麼像現代的某抖,背後有推手推流的感覺。
這是誰要把晉王放火上烤?
按照她的經驗,接下來會有不同的聲音,之前用孝的名聲把晉王抬起來,那麼接下來的就是不孝的傳聞。
如果真是這樣,難道太皇太后真是穿來的?
這麼溜的手法在現代絕對是自媒體的高手,有團隊的那種。
不像她,小打小鬧,賺個養家餬口的錢。
如果是真的太皇太后,她只希望自己兒子有好名聲,不會再傳壞名聲。
顧心柔一下想到錢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