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了那兩個娃兒給他們出主意,要不然他們還在瞎鬧騰!”
攤主也不生氣:“對,彥哥人好,教我們手藝又給我們出主意。”
“彥哥”兩個字讓不少人的小心臟狠狠一跳。
仔細一打聽,才知道這些攤主原來都是遊手好閒、無所事事的混混,霍彥來唸書之後不知怎地和他們打起了交道,三天兩頭和他們聊聊人生聊聊理想,居然把他們聊回了正路,讓他們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扯淡吧!這絕對是在扯淡!
誰沒聽過“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句話?這些街頭混混要是那麼容易幡然悔悟變成正直好青年,還要警察和監獄做什麼?叫那個霍彥去動動嘴皮子說服他們當個好人吧!
所有外來人都把“不信”兩個字明明白白寫在臉上。
偏偏攤主們一點說服他們相信的意思都沒有,賣光早餐就乾脆利落地收拾自己的攤位,推著自制的早餐車各回各家。
留下他們在原地乾瞪眼。
梁奎知道不少人因為白珊珊那篇“退出歌壇”的宣告湧向常嶺。
這些人都是衝著霍彥來的。
他特意起了個大早,過來常嶺一中跟進情況。沒想到沒見著霍彥他們,卻聽到了這麼一樁奇事。他沒和蹲守校外的人打招呼,而是開車跟上其中一個攤主,轉了個彎之後下車走上去說:“我叫梁奎,是首都來的記者,我想和你瞭解一下這邊的情況……”
各方都在行動。
五天之後,遠在首都的關逸看到了事情的最新進展。
首都日報的王牌記者梁奎,昨天發表了一篇很有趣的稿子。他講述的是常嶺這座小城裡一道奇異的風景線,在他的鏡頭之下,常嶺一中門外那排整整齊齊的早餐攤位看起來十分亮眼,任誰一看都會覺得這地方素質高啊,瞧瞧人家那衛生,瞧瞧人家那笑容,簡直完美!更要緊的是,人家連街頭攤販都是這水準!
光靠照片抓人眼球是不夠的。
梁奎的稿子寫得更具吸引力,他先介紹了這些攤主的家庭背景和過往經歷,描述方式非常寫實:簡而言之,他們以前就是不學無術、不事生產的混混!是什麼讓他們有了這麼大的轉變呢?梁奎在最後輕描淡寫地把霍彥拉出來溜了幾句。
真的只有幾句,沒有誇沒有捧,但他筆力了得,硬是靠寥寥幾句話勾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心。
怎麼樣一個少年,才能這樣去勸人向善?
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啊!
今天一早的報紙,梁奎又發了一篇新稿子。這個稿子講的是一場車禍和一種近幾年才慢慢被確認的病症,孤獨症。患有孤獨症的小孩,天生有交流障礙,走失後非常危險。梁奎把兩張照片並排在版面上,一張是少年救下孩子後沒看自己的傷勢、關心地詢問對方是否受傷;另一張是少年在教孩子吹口琴。
這一個少年,也叫霍彥。
很快有人反應過來:上次被白珊珊指責抄襲的人,好像也叫霍彥!
不少人都打電話向梁奎確認。
梁奎言簡意賅:“是,就是他。”
梁奎的招牌擺在那,許多人心裡都埋下了懷疑的種子。病床上那個明明一隻手綁著繃帶、俊秀的臉上卻依然帶著笑容的少年,看起來純摯又善良,真的會是抄襲別人曲子的人嗎?
梁奎在這節骨眼上接連發出這兩篇報道,是不是掌握了什麼內情?
面對眾人的疑惑,梁奎笑著賣關子:“很快你們就知道了。”
事情果然來得很快。
白珊珊接到了法院的傳票。
這個效率讓白珊珊心驚肉跳。照理說從法院立案到發傳票應該有挺長的間隔才是,怎麼會這麼快?更讓她不安的是打齊賀的電話一直沒人接,她怕齊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