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部分

滿只懂了一半,以為她是在轉移話題,剛要說些什麼,卻被李太師打斷了。

李太師看著無雙,雖仍是一臉笑意,眼神卻頗有深意,只聽他緩聲道:“公主所言乃從政治角度所觀,自然最為正統!”

午膳時辰還未過,太保張棠就進了上書房,下午是他教授的“策問”之課。上書房只有無雙與燕靜二人,其他幾位皇子未至。見無雙正在看書,張太保沉默片刻,突然問道:“敢問公主可曾看過《兵論》?”

無雙放下書,答道:“粗看兩遍!”

張太保點點頭,問道:“公主可曾看過‘白嶺之戰’?”見無雙點頭,又道:“昔日百里皇后在白嶺降兵六萬,頗得世人稱頌,公主以為如何?”

無雙沉思片刻,道:“世人稱頌百里皇后是位仁後,尤其是白嶺雪崩之時,百里皇后特地命令部下保住降兵,損失不少,更為後人傳誦。百里皇后此舉不但贏得了部分民心,更贏得了士兵的心,此後之戰中敵軍士兵皆願降於她,為平定天下掃清了不少阻礙!”

“如此說,公主贊同百里皇后之舉?”張太保直視著無雙問道。

無雙頓了一下,才緩緩道:“其時為救助降兵,己方士兵損失不清,大將孫隅的獨子便死於那時,孫隅一生無子,懷恨在心,於建國十四年發動叛變,幾乎動搖大燕根基,兵敗後佔領西北邊陲建立孫國,於武帝之時才被收回。降兵之中也有部分心中不服,或武裝叛變或於朝中活動,致使大燕國一度動亂不止、朝政混亂,待平息之後花費三十餘年休養生息才得以逐漸恢復繁榮。百里皇后此舉實則埋下了禍根!”

張太保撫了撫鬍鬚,點點頭道:“公主所言不無道理,若公主是百里皇后,會做何抉擇?”

無雙似有些疑惑,但還是老實回道:“‘白嶺之戰’大勝,百里皇后雖然為建國掃清了些許障礙,卻又導致日後的全國動亂,相較之下,弊大於利!本宮以為,開國容易守成難,若是本宮,寧願建國困難也不願國家動亂,因為動亂更傷元氣。而為救助心思不明的降軍折損忠心耿耿的己軍,實在令部下寒心。故若是本宮,必堅持完全杜絕降軍之異心!”

人的心思怎能完全控制,要想完全杜絕降軍的異心,最好的辦法便是不留降軍,無雙所言正是此意,不免過於狠辣。張太保卻並未斥責無雙暴戾,竟有些欣慰道:“公主見解獨到,雖與世人評價不同,卻另有一番道理,臣甚感欣慰,更懇求公主多加研習《兵論》一書!”

無雙頷首,算是應允。此時,皇子們卻是到了,張太保不再言語,待時辰一到便開始講課。燕靜卻淡淡地看向無雙的方向,雖然他面色淡然,似在認真看書,但張太保與無雙的對話他卻是聽得清清楚楚,心中早已驚詫不已。開國皇后百里氏因“白嶺之戰”聞名天下,被傳誦了幾百年,即便是其他國家提及也會贊其仁德,無雙卻道出了其仁厚之舉背後的種種不妥。世人言孫隅為逆賊,道降軍忘恩負義,卻從未想過孫隅叛變是因喪失獨子而懷恨在心,而降軍本就心懷異心。他也從未想到此點,今日無雙一語道破,使得他心中激盪難平。

燕靜平靜心緒,唇角隱隱露出一抹極淡的笑意,這個七皇妹呀……

李太師看著專心寫字的孫子,思及七公主的那番“帝王論”,不由笑道:“晏兒,折鐵寶劍如今的主人極不一般呢!”

李幕遮剛進書房就聽到這一句,便問道:“父親是否有所試探?”

李太師並未回答兒子,只對李晏道:“若有機會,晏兒可願憑自己的能力入朝為官?”

李幕遮聞言驚道:“父親,莫非?”莫非要重開科舉了?

李太師但笑不語。清流一派近來活動頻繁,怕是快了。

書房中祖孫三人只李晏神色如常,面上一片淡然,緩緩道:“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