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貴嬪勉強笑了笑,輕聲道:“依殿下看來,臣妾唯一的女兒遠嫁他國,臣妾又一向軟弱,若如從前那般謹言慎行,久避寢宮,遠離宮中爭鬥,臣妾靠著嫁女兒得來的賞賜恩寵自然能安然度日,又有殿下護著,即便將來太子登基,也不會有人為難臣妾。”
無雙沉默不語,已是贊同她所言。
徐貴嬪緩緩說道:“文帝二年,皇后娘娘誕下大皇子,之後近六年的時間,整個後宮就只有臣妾誕下一個公主。大皇子是皇后娘娘所出,乃嫡長子,無人敢欺,而皇后娘娘在這後宮裡身份最為尊貴,無人敢犯。臣妾卻只是小小的美人,品級低下又無強大的孃家撐腰,無故得了這恩寵,自然招人嫉妒,成了眾嬪妃的眼中釘。臣妾受點委屈不要緊,可是大公主年幼,若是早早沒了娘,在這宮裡如何能存活?臣妾只得小心翼翼,謹言慎行,平日裡多避在寢宮之中,被欺侮了也只得忍下,好在臣妾只出了個公主,也不受寵,沒被人毒害。待到二皇子出生,臣妾與大公主的日子才好過許多。”
無雙無聲地聽著這些往事,她能說什麼,難道說父皇當初為了堵住朝中大臣的嘴,為了轉移所有人的注意力,特意選了個秀女誕下皇嗣,而之所以選中徐貴嬪你就是看中了你天性軟弱又沒有背景,所出的孩子不會威脅到皇兄?她什麼也不能說,只得安靜地聽著。
徐貴嬪自嘲地笑了笑,道:“原本臣妾也是不明白的,近幾年倒是想通了,皇上想必就是看中了臣妾沒有背景,否則臣妾也不會有大公主。大公主遠嫁之後,臣妾得了恩寵,一想到是用大公主的婚事換來了這些恩寵,臣妾心中便痛苦萬分。臣妾不願大公主遠嫁,可臣妾沒有法子,太后娘娘一句話便定了大公主的命。臣妾心中何嘗沒有怨,正是因為不甘,也沒了顧忌,臣妾才敢爭上一爭!”
“你爭了,卻得到了如此下場,你可有怨恨?”無雙問道。
“臣妾決定去爭的時候就料到了今日之果,只是可憐了那無辜的孩子,好在臣妾很快就會去陪她了,她不會孤獨太久。”徐貴嬪淡笑道,氣色突然紅潤許多。
“本王曾允諾大公主護你,雖是因你有心爭鬥才至如此結果,但終是本王食言了,本王可允你一件事,若是你想為孩子報仇,本王可以為你辦到。”能讓無雙說出這番話太難得,無雙的性子冷,向來不關心後宮爭鬥之事,如今竟肯給予徐貴嬪允諾,也是一種補償。
徐貴嬪搖搖頭,嘆道:“臣妾不怨他人,她們都是可憐人,日後恐怕也要被這吃人的後宮吞噬了去,臣妾又何必添上這一筆!”
徐貴嬪說到此,心中感慨萬分,便沒有說下去,無雙也不多言,二人沉默以對。
半晌,徐貴嬪正色道:“其實臣妾一直在等殿下過來,有個秘密臣妾悶在心裡二十多年了,不必再帶到地下去了,如今便告訴殿下罷。”
見無雙頷首,徐貴嬪繼續說道:“臣妾還是秀女的時候認識一個老嬤嬤,那會兒她負責打掃臣妾與其他三個秀女所居的院子,對臣妾多加照拂。臣妾感恩,升為‘美人’之後也常偷偷去看望她。後來她得了重病,臨死之前告訴了臣妾一個秘密,是關於皇上的。”
“她說皇上其實是玉妃娘娘所出,當年是被太后偷龍轉鳳了。太醫早已診出丁美人懷的是個公主,所以玉妃分娩之日太后便令丁美人喝下催產的藥湯強行誕下小公主,再將小公主與玉妃娘娘所出的皇子交換了。先帝當時恰巧不在宮裡,因此不知此事,被瞞了多年。玉妃娘娘一直不認小公主,說自己的孩子被換了,狀似瘋癲。然先帝恩寵不減,即便玉妃娘娘的兄長獲罪,玉妃娘娘也安然無事。
那丁美人自然知道自己的孩子被偷換了,便常常去偷看小公主,太后娘娘惟恐事情敗露,便害死了丁美人,過了幾年又使計害死了小公主。先帝大怒,將玉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