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生活平安,黃帝下旨要人們在門上畫上神荼、鬱壘和老虎的像,以便驅鬼。於是神荼、鬱壘和老虎一齊成了最早的門神。
神獸【二】
而青龍的傳說就很複雜了:話說弘治年間的孝宗皇帝問大學士李東陽:‘龍生九子何名?’而李東陽一時間無言以對,他不得不轉問吏部員外郎劉績。結果李東陽回覆上曰:‘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其九子是囚牛、睚此、嘲風、蒲牢、霸下、狴犴、負屓、螭吻。’
囚牛,是九子中的老大,平生愛好音樂,它常常蹲在琴頭上欣賞音樂,因此琴頭上便刻上它的遺象。睚此是老二,平生好鬥喜殺,刀環、刀柄、龍吞口便是它的遺象,這些武器加了龍的形象後,更增添了懾人的力量。嘲風是老三,形似獸,平生好險又好望。殿臺角上的走獸是它的遺象,這些走獸單行排列。
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獸的領頭是一位騎禽的仙人,後面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勿、鬥牛和行什。嘲風不僅象徵著吉祥、美觀和威嚴,而且還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的含意。蒲牢是老四,形似盤曲的龍,好鳴好吼,洪鐘上的龍形獸便是它的遺象。原來蒲牢居於海邊,雖為龍子,卻一直害怕鯨魚。
當鯨魚一攻擊它,便會嚇得大聲嗚叫。人們根據其‘性好嗚’的特點,即把蒲牢造為鍾鈕,而把敲鐘的木杆作為鯨魚的形狀。敲鐘時,讓鯨魚一下又一下撞擊蒲牢,使之‘向入雲霄’,且‘傳聲獨遠’狻猊是老五,形似獅子,平生好靜不好動,好坐又喜歡煙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爐上的腳部裝飾就是它的遺象。明清之際的石獅子或銅獅子頸下項圈中間的龍形裝飾物也是狻猊的形象,亦使守衛大門的獅子更為崢嶸威武。霸下是老六,形似龜,平生好負重,力大無窮,碑座下的獸便是它的遺象。傳說霸下在上古時代常馱著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里興風作浪。後來大禹治水時收服了它。它服從大禹的指揮,為治水作出了貢獻。洪水治服了,大禹怕霸下又到處搗亂,便搬來頂天立地的大石碑,上面刻了霸下治水的功績,叫霸下馱著,沉重的石碑使它從此不能隨便行走。霸下又稱石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狴犴的老七,形似虎。
獄門上部虎頭形的裝飾便是其遺象。傳說狴犴不僅急公好義,又仗義執言,而且能明辯是非,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風凜凜,因此除裝飾在獄門上,還匐伏在官衙的大門兩側。它虎視眈眈,環視察看,維護著公堂的肅穆正氣。負屓是老八,形似龍,石碑兩旁的文龍是其遺象。而負屓十分愛好閃耀著藝術光彩的碑文,它甘願化作圖案去附託這些傳世的文學珍品,把碑座裝飾得更為典雅秀美。螭吻是老九,口闊嗓粗,平生好吞,殿脊上兩端的卷尾龍頭是其遺象。歷代對螭吻的出現都說法不一。但都一至認定螭吻屬水性,用它作鎮物以保護建築物免被火燒。
最後就是玄武了他是最獨特的一個。
神獸【三】
武當山是著名的道教勝地。山上官觀林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必然是天柱峰頂的金殿。金殿裡面供奉的是一尊銅鑄的神像。那神像重達萬斤,神像散著頭髮,身穿黑衣,手執長劍,腳下踏著龜蛇。他的隨從手裡拿的旗幟也是黑色的。
這位大神就是: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簡稱真武大帝。
其實,真武大帝就是玄武神。那麼,他為什麼改名呢?說來話長,都是宋真宗的把戲。大凡新王朝上臺,都要認一個顯赫的老祖宗,以證明自己君臨天下的絕對合理。北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出身低微,實在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