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02頁

「師傅,什麼是明心見性,這個『性』究竟是指什麼?」

「是指人原本就有的清淨自然之心,心性本淨,佛性本有,見性才能成佛。」

「師傅,人的心效能有這麼大的威力嗎?我聽說佛祖無所不能,也是這麼修煉出來的嗎?」

虛雲靜默了片刻,道:「起始是佛心、善心、清淨心、自由心,這顆心被世俗因果包圍,被種種惡習沾染,必須進過禪定之後,突破三關,看清內心,才能成為羅漢;接著將佛心釋放出來,此心化火之後,生成一朵佛火,有了佛火,才算是修成了菩薩,也就有了降龍伏虎的能力;進而培養佛火,從一階直到九階,有了九階佛火,那就是九地菩薩了。到最後,佛火升華,變為真佛,才能通天徹地,捉雲拿月,具有超凡脫俗的大能力。」

秦笛聽了,似乎明白了,然而還有很多問題。他還想再問,卻被虛雲阻止了。

虛雲擺了擺手,道:「你先將這三卷經書背下來。然後去九苦海邊靜坐百年再說。」

秦笛手捧經書神識掃過,很快就將經文背誦下來。然而其後的揣摩理解卻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

他遵從吩咐,緩步走到九苦海的邊上,盤膝坐了下來。

剛開始的時候,思緒混亂,彷彿一團亂麻,漸漸的,他的心開始安定下來,很快進入初禪的境界,清淨心中,諸漏不動。

初禪屬於世間禪,所謂世間禪,就是一般民間或修心養性之士,為了煉丹鍊氣,讓身體得到健康安泰,靜坐、數息調氣、打坐、冥觀、或於大樹下吸取樹之靈氣之說,乃至於日月之下靜觀打坐,不分日夜,能延年益壽,達到身心的安康與舒適,甚至有療治與感應之事跡,如此的行法,佛門稱之為世間禪,這些與開悟見性相比,尚有一段遙遠的距離!

初禪的境界,又分三種境界,佛家稱為「三天」,即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此三天已不須飲食,故無鼻舌二識,惟有樂受與眼耳身三受相應,喜受與意識相應。

秦笛只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初禪,因為他本來就是靈仙,不吃不喝不動如山並非很難的事。

然後,他進入二禪境界。

清淨心中,粗漏已伏,名為二禪。

二禪同樣有三天,即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等三天,此三天無前五識,僅有意識,因之惟有喜舍二受,與意識相應。

半年之後,秦笛進入了三禪。

安穩心中,歡喜畢具,名為三禪。

三禪同樣有三天,即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等三天,此三天識受皆與二禪略同,但意識怡悅之相,較為淨妙。

這一步,秦笛花的時間就有些長了,為了達到內心真正的清淨,足足用了三年的時間。

然後,他開始進入四禪的境界。

五識俱無,亦無喜受,僅有舍受,與意識相應,名為四禪。

四禪有九天,即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等九天。

這一關,秦笛花了足足二十年。

等到完成的時候,還沒有睜眼,就聽見師傅虛雲和尚道:「為師讓你坐禪百年,沒想到只用二十年,就完成了第一步。初禪天,因心中思想不定,所以外面有火災;二禪天,對於禪定,生喜樂心,所以外面有水災;三禪天,呼吸粗重,所以外面有風災;惟獨第四禪,所有內外過患,一切均無,所以諸災不能降臨身上。」

秦笛靜靜的坐著,依舊沒有睜眼,耳邊不斷傳來師傅的聲音:

「接下來你不要起身,還可以繼續坐下去。學佛四禪八定,你已經完成了四禪,算是結束了有色界的修行。後面開始進入無色界,開始踏入『四空定』,又名『四無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