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之後,兵部的命令和傳旨的欽差到達中都鳳陽,另路振飛和朱平安等人詫異的是,兵部的調兵堪合和聖旨居然說的不是一個意思。
兵部的命令是調動中都各衛中的精兵前往北直隸,接受宣大總督盧象昇的調遣,阻擊入寇的滿清鐵騎。
而聖旨則是由內閣擬定,司禮監批紅並用印的。任命路振飛為淮揚巡撫,即刻奔赴揚州上任,總督漕運。
吃了一驚的路振飛心不在焉的聽完了宣讀的聖旨,將宣旨的宦官請下去休息,看看聞訊趕來的王品的朱平安,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眾所周知,大明立國之初巡撫不過是朝廷中樞派駐大員到地方總攬軍政事務的臨時性機構。自從嘉靖年間開始,巡撫制度逐漸轉化為常態,究其原因,是因為當時南方海疆不靖,需要中樞派遣大員坐鎮統籌指揮兩省乃至數省,甚至廣袤地區的軍事和政務。
後來,北方邊鎮也逐漸開始出現巡撫總攬一鎮或者數鎮軍政大事的常例。
巡撫凌駕於地方三司之上,尤其是在巡撫制度常態化、地方化之後,巡撫便成為封疆大吏的代名詞,手中掌管軍事和民政,權力膨脹的苗頭顯現無疑。
之後,為制約巡撫的權力,朝廷開始設定鎮守總兵、鎮守文臣兩種官職。並嚴令巡撫的任免要經過朝廷的廷推,中樞另派駐巡按御史監督巡撫的行為,以起到制約的作用。但即使是這樣,明末時期,巡撫已經可以說是一省地區之內的最高權力掌控者了。
更何況,這次路振飛將要擔任的是淮揚巡撫。等於是將江淮和揚州地區的鹽道和漕運兩大衙門都掌控在手中。崇禎皇帝對其的信任可見一斑。
北方面臨韃子和亂匪兩大禍端,再加上天災頻頻,各地欠收已成定局。這時候,漕糧的運送便成了重中之重。崇禎帝將路振飛放置在淮揚的目的就是確保漕運。只要漕運在。便有了銀子和糧草,大明便有了存續下去的可能。
路振飛探口氣。看著朱平安,“看來老夫不能隨你一起北上了!”
“先生坐鎮淮揚,我北軍將士便能後顧無憂,這亦是為前線戰事盡心出力啊!”朱平安看出路振飛有些失望,連忙開解道。
路振飛點點頭,“也罷,只是,由你單獨領兵北上,老夫還是放心不下啊。”
朱平安一笑:“先生莫非忘記了。平安自拜入先生門下之後,所學的可都是戰陣、軍營實務啊!這一年來,又結合高牆衛日常操練,此次正是檢驗的最佳時機啊!”
路振飛想想也是,朱平安本就是行伍出身,雖說只是在鳳陽和流賊打過一仗,但這一年來,和麾下的嶽錦峰、仇澤等老兵卻是整日裡切磋戰陣之事,兵務愈發精進。
當下。朱平安便領了路振飛交予的親筆公函以及中都留守司和兵備衙門聯合下發的調動下屬高牆衛一千五百人馬歸建宣大總督麾下的公文。當然,高牆衛的名號是不能對外說明的。畢竟高牆衛只是相當於禁垣的獄卒看守部隊,如果被京師以及宣大的文武官員知道了,恐怕會勃然大怒。國家有難。中都竟然只派出皇家監獄的警衛部隊支援,這也未免太說不過去了。
就連朱平安,也因為此次戰事被破格提拔為鳳陽留守司的一名指揮僉事。官階正四品。至少有了領兵出征的資格。
對於朱平安的毛遂自薦,鳳陽各衛的武官簡直是將其當做了菩薩轉世。雖然背地裡已經將一頂傻帽的帽子扣在了朱平安的腦袋上,但是武官們卻爭先恐後的上門送禮。唯恐朱平安變卦。布政使司等衙門則破天荒的以最快速度準備好了參展部隊的餉銀和糧草,以及大批的兵甲器械,各種肉食更是敞開了供應,開鳳陽衛歷史之先河。
朱平安也毫不客氣,除了要物資,便是搜刮一切可以拿過來的裝備。留守司、各衛所、兵備衙門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