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享為了安他們的心,給出了背後的勢力可以滿足一百萬軍隊規模需求的解釋。這讓範種又提前考慮一百萬軍隊的規模編制了。
“徵兵需要一個人口基數,河南、安徽、蘇北地區向來是兵源大區,如果再佔領了那些地方,那先鋒軍就可以有半國之力了。”唐yào師對此也是贊同。
之前,他們也同意孟享提出的佔據西北,徐徐謀圖中原的做法。但在武漢外圍的防線被日本人突破,兵bi武漢的時候,他們看到了更多的機會。
對比著日本人對先鋒軍的無奈,武漢外圍被攻破是一個轉折。中央軍的權威的轟塌比老蔣等人想象的更加嚴重。幾乎是這個訊息傳出的同時,一些地方大佬開始向著先鋒軍這邊傾斜了。有的甚至打算直接加入先鋒軍。而許多民眾的態度也就此發生了轉變。先鋒軍守住了日本人的攻擊,證明著第七戰區雖然身處險地,但安全卻是有保障的。
而中央軍大軍雲集的武漢竟然被日本人再次攻進來,使得安全xing大減。不得不另許多人考慮他們的選擇。
正是這種態度的轉變,使得敏銳把握到的唐yào師更加傾向於先收復中原。
得中原者得天下。這樣的說法雖然不是很恰當,但中原作為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九州之中心,它的戰略地位歷來是為國人重視。但同時那裡也成為了逐鹿之地,戰luàn之所。尤其近現代時候,中原之地早就不復當年的輝煌。
戰luàn中生存下來的民眾的思維方式,也早就沒有了當年的富貴之氣,禮儀之邦的影子。後世一些民風不佳的風評也不是沒有緣由。畢竟歷經戰luàn,能活下來的人各種手段都會用出來。幫著日本人打湯恩伯其中的緣由也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說得清楚的。
但無論怎樣,中原的戰略地位卻是沒有改變。佔據了中原後,可四面出擊。當然也會四面受敵。不過,只要有了實力,就是剩下你打別人的份了。所以,範種才提出了擴軍百萬的建議。
孟享對此提議也是動心,此時的兩淮之地還沒有經過黃泛區,依舊是產糧食大區。中原地區經過中原大戰後,此時也在慢慢的恢復。他們還沒有經歷後世的幾次戰luàn和災難,還不至於元氣耗盡。最重要的是人口。
人口的作用不僅僅是用來chou出軍隊。如果是向西北和東北開發,就需要有大量的人口支援。
無論是東北也好,還是西北也好。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地廣人稀。要想很快的穩定那些地方,並有所產出,而不僅僅是消耗拖累,就只有透過大批的移民慢慢去改造。僅僅依靠當地的人或者依靠軍隊是不夠的,沒有足夠的人,什麼開發都談不上。西部的少數民族地區,也需要有更多的主流民族去平衡。東北地區即使考慮到生態平衡的因素,依舊有大量的荒地,需要更多的人去開墾。
後世無論是西北也好,東北也好,他們的開發不僅僅是為了土地和資源,主要的也是從國防方面考慮。那些地區的生產開發,可以大大的減輕邊境國防的後勤補給壓力。這也是孟享想著提前入手西北的因素之一。只靠著遠距離的運輸,成本太高了。
想要擴張,沒有人口是不行的。英國人抱著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始終因為他們人口太少,而無法有效的利用起來。蘇俄面對著西伯利亞,同樣是因為開發的成本大於人口壓力成本,所以長時間只當做資源地。
同樣,如果先鋒軍下一步進軍西北和東北,那些用於穩定和開發的移民人口從哪裡來?單靠著山東河北的人口,擴張東北和西北還有些緊張,但加上河南和兩淮之地的人口,就可以chou調出大量人手來了。
隨著先鋒軍低保政策的實施,一些人多地少的地區,會空缺出大量的閒置勞動力。如果在那些地廣人稀的地方實行更加優惠的政策,會吸引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