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船攻擊。
一個原因是他們對於後勤一如既往的不重視。
日本人崛起的過程,伴隨著舉國窮困為戰爭的節約理念。或許是為了掩蓋這個困窘,日本人的陸軍的作戰手段,諸如三八大蓋的單發點射,以及對刺刀近身搏殺的重視,甚至連吃飯都是靠劫掠來補充,總之對後勤的壓力不大。
即使是花大錢的日本海軍。同樣對彈藥等極為節約,要不然也不會有東鄉平八郎的那句一門百發百中的大炮要勝過上一百門百發一中的大炮了。
無論是面對著前世的美國人,還是這個時空的華夏先鋒軍,日本人說不出的羨慕。但單薄的國力卻支撐不起他們如此的奢侈,只能吃不到葡萄酸溜溜的繼續發揚武士道精神以及他們的小氣精神。
用在戰鬥中,就是他們不捨得無謂的消耗彈藥。不要說那些昂貴的魚雷,就是普通的炸彈,都會算計著用。
在他們的眼中,那些花費了昂貴的造價建造的戰艦,此時具有價值的目標,每摧毀一艘,都能削弱敵人的實力。讓敵人肉疼加心疼,最終被逼到談判桌上來。
只可惜,他們估算錯了對手,在美國人眼中,那些從流水線上拖出來的戰艦,就是一些消耗品。
而那些缺少防衛的補給船,損失的不僅僅是那些人員。還有那些補給。不是說,美國人缺這些,而是在夏威夷基地還沒有完善起來前,缺少足夠補給點的情況下,萬里迢迢送來的補給所消耗的時間。甚至是缺少補給帶來的那些少爺兵計程車氣低落,以及可能因此而帶來的敗仗。…;
相對於日本人,美國人更加重視後勤崩潰帶來的不良影響。
偏偏日本人放過了這些補給船,無論是戰艦還是空中的戰機都把目標放在了那些戰艦上。目標越大,越吸引那些為了榮譽和戰功的日本人。
有了瓜島機場的支撐,可以同時得到包拉爾以及莫爾茲比港的空中支援,加上日本戰艦在瓜島附近的遊動護衛,使得美國人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而這個時候,美國人附近沒有前進基地補給點的缺點就暴露了出來。
雖然準備了足夠的補給船隻。但在山本五十六果斷的撤退向瓜島後,美國人預想到的阻擊戰或者遭遇戰,變成了漫長的對峙戰爭。
這個時候,美國人的補給不夠了。
斐濟和新喀里多尼亞等地還在日本人手中,雖然主力戰艦都跑去瓜島參與決戰去了,但剩下驅逐艦甚至魚雷艦一類的對漫長的補給線還是一種威脅。
日本人的主要目標雖然不在補給船隻上,不是說日本人傻乎乎的不會放過到了嘴邊的肥肉。
在沒有足夠的戰艦目標的情況下,擊沉補給船也是戰績。
中小口徑的艦炮炮彈,甚至只是需要一些機槍,就能獲得不錯的補給船隻戰利品。
不得已,美國人除了派出戰艦甚至護航航母加入護衛補給船的任務外,還削減了留在珊瑚海的艦船的規模。
至少是前期,因為日本戰艦的存在,還談不上炮轟島嶼或者登陸,雙方遠距離接觸下,靠的不是艦炮,而是戰機。
在2艘戰列艦後撤,準備先在後方獲得一個落腳點的同時,珊瑚海上航母成了進攻的主力。
美國人透過珊瑚海擊沉了3艘戰列艦的海戰,才對航母的作用更加深刻,意識到不需要戰列艦的參與,一樣能靠著航母擺平對手,甚至直接擺平超級戰列艦。
在接下來的戰鬥中,他們加大了空中力量,這也逼得日本人不斷的投入更多空中力量。
這場圍繞瓜島進行的似乎範圍不大的空戰中,因為持續了長達三個多月的激烈戰鬥,使得日本人不斷的投入了兩千多架戰機,
而美國人即使期間又增派了3艘航母,參戰航母上的戰機依舊換了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