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章 〈酬程近秋夜即事見贈〉:韓翃的秋夜感懷與詩意酬答

原文:

長簟迎風早,空城澹月華。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節候看應晚,心期臥亦賒。

向來吟秀句,不覺已鳴鴉。

賞析:

一、原文釋義:

長長的竹蓆早早地迎接著秋風,空曠的城池沐浴著淡淡的月光。秋夜的星河中一隻孤雁飛過,千家萬戶在夜裡傳來搗衣的砧杵聲。時節看來已經很晚了,心中期待著入眠卻也難以實現。一直吟誦著你優美的詩句,不知不覺間烏鴉已經開始啼鳴。

二、詩篇背景:

此詩或許作於一個秋夜,詩人韓翃收到程近的贈詩後,有感而發,以詩相酬。在這個寧靜的秋夜,詩人的思緒被友人的詩句觸動,於是揮筆寫下這首詩,表達自己對秋夜的感悟以及對友人的回應。

三、賞析分享:

1. 秋夜開篇,氛圍營造:詩以“長簟迎風早,空城澹月華”開篇,韓翃猶如一位細膩的畫家,用簡潔的筆觸勾勒出一幅秋夜的畫卷。長長的竹蓆迎著秋風,空曠的城池籠罩在淡淡的月光之下。這兩句詩為整首詩營造了一種寧靜、清冷的氛圍,讓讀者彷彿置身於那個秋夜之中,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寧靜與孤獨。

2. 星河雁影,砧杵之聲:“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詩人描繪了秋夜星河中一隻孤雁飛過的畫面,以及千家萬戶傳來的搗衣砧杵聲。孤雁在星河中飛翔,給人一種孤獨、淒涼的感覺,而砧杵聲則增添了秋夜的寧靜與哀愁。這裡的景象不僅是對秋夜的描寫,更是詩人內心世界的投射。

3. 節候心期,思緒萬千:“節候看應晚,心期臥亦賒。”詩人感慨時節已晚,心中期待著入眠卻難以實現。這裡的“節候看應晚”暗示了時間的流逝,而“心期臥亦賒”則表達了詩人內心的不安與期待。在這個秋夜,詩人的思緒萬千,難以入眠。

4. 吟句鳴鴉,詩意回應:“向來吟秀句,不覺已鳴鴉。”詩人在結尾處表達了對友人詩句的欣賞,一直吟誦著友人的優美詩句,不知不覺間烏鴉已經開始啼鳴。這裡的“吟秀句”體現了詩人對友人才華的讚賞,而“不覺已鳴鴉”則暗示了時間的流逝,也表現了詩人沉浸在詩意中的狀態。

四、深度思考:

1. 秋夜的情感寄託:詩中詩人對秋夜的描寫,讓我們思考秋夜在人們情感中的寄託。秋夜往往給人一種寧靜、清冷的感覺,容易引發人們的思考和感慨。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是否能夠像詩人一樣,從秋夜中找到情感的寄託,用秋夜的寧靜來平復內心的浮躁?

2. 孤獨與詩意:詩人在詩中表現出的孤獨感,讓我們思考孤獨與詩意的關係。孤獨是人生的一種常態,而詩歌則是人們表達孤獨、尋找慰藉的一種方式。那麼,在孤獨的時候,我們是否能夠像詩人一樣,用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從孤獨中找到詩意?

3. 友情的溫暖與力量:詩人與友人的酬答,讓我們感受到友情的溫暖與力量。在人生的旅途中,友情能夠給我們帶來支援和鼓勵,讓我們感受到人性的美好。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珍惜友情?如何在與友人的交流中,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4. 詩歌的審美價值:韓翃的這首詩讓我們領略到了詩歌的審美價值。詩歌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能夠用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人類複雜的情感和思想。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欣賞詩歌的美?如何從詩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

五、考點薈萃:

1. 意境營造的技巧:深入剖析詩人如何巧妙地運用秋風、月光、孤雁、砧杵聲等元素,營造出一種寧靜、清冷的秋夜意境。探討這種意境營造在突出詩歌主題、增強藝術感染力方面所發揮的關鍵作用,以及如何引導讀者更好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