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章 《深度剖析〈在獄詠蟬並序〉:駱賓王的悲憤與堅守》

原文: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序:

餘禁所禁垣西,是法廳事也,有古槐數株焉。雖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樹;而聽訟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陰,秋蟬疏引,發聲幽息,有切嘗聞。豈人心異於曩時,將蟲響悲於前聽?嗟乎,聲以動容,德以象賢。故潔其身也,稟君子達人之高行;蛻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靈姿。候時而來,順陰陽之數;應節為變,審藏用之機。有目斯開,不以道昏而昧其視;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喬樹之微風,韻姿天縱;飲高秋之墜露,清畏人知。僕失路艱虞,遭時徽纆。不哀傷而自怨,未搖落而先衰。聞蟪蛄之流聲,悟平反之已奏;見螳螂之抱影,怯危機之未安。感而綴詩,貽諸知己。庶情沿物應,哀弱羽之飄零;道寄人知,憫餘聲之寂寞。非謂文墨,取代幽憂云爾。

賞析:

一、原文釋義:

在這深秋的西牆外,寒蟬不停吟唱,我這個戴著南冠的囚徒思緒萬千。實在難以承受那烏黑鬢影的蟬兒,對著我這斑白頭髮之人哀吟。秋露濃重,蟬兒縱使想飛也難以高飛;秋風陣陣,蟬鳴之聲輕易就被風聲掩蓋而沉落。沒有人相信我的高潔品行,又有誰能替我表白心跡?

序文釋義:

我被囚禁的地方在禁垣的西邊,這裡是處理法律事務的場所,有幾株古老的槐樹。槐樹雖然還充滿生機,如同殷仲文所見到的古樹那般;而在這裡審理案件,它就像周召伯的甘棠樹一樣。每到夕陽西下,天色漸暗,秋蟬發出稀疏而幽長的鳴聲,這種聲音我曾深切地聽聞過。難道是如今我的心境不同於往昔,才會覺得這蟲鳴比以前更加悲哀?唉!蟬聲令人動容,其品德可與賢人相比。所以它能潔身自好,秉承著君子達人的高尚品行;它能蛻去舊皮,有著如同仙人羽化般的靈秀姿態。它按時節而來,順應陰陽變化的規律;應時節而變,深知隱藏和施展的時機。有眼睛就會睜開,不會因為世道昏暗就看不清;有翅膀卻自甘輕薄,不會因為世俗的看重就改變自己的本真。在高大的樹上迎著微風吟唱,那韻姿彷彿是上天賦予;飲著深秋的清露,那高潔之態生怕被人知曉。我如今迷失路途,遭遇艱難,正處於困境之中。不是因為哀傷而哀怨,而是還未凋零就已先衰老。聽到蟪蛄的鳴聲,領悟到平反的詔令或許已經下達;看到螳螂的身影,又害怕危機尚未安定。有所感觸而寫下這首詩,送給諸位知己。希望情感能因外物而應和,憐憫我這如弱羽般飄零的處境;將心中之道寄託於他人知曉,憐憫我的心聲如此寂寞。並非是為了舞文弄墨,只是想借此排解心中的憂愁罷了。

二、詩篇背景:

這首詩作於唐高宗儀鳳三年(678年)。當時,駱賓王任侍御史,他因屢次上書論事,直言進諫,觸怒了武則天,從而遭人誣陷,以貪贓罪名下獄。在獄中,他滿懷冤屈和憤懣,借詠蟬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愁苦,同時也堅定地表達了自己的高潔志向和不屈信念。

三、賞析分享:

1. 開篇起興,情景交融:詩以“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開篇,“西陸”點明瞭深秋的時節,那寒蟬的悽切吟唱之聲彷彿從遙遠的天際傳來,瞬間打破了寂靜,也打破了詩人內心的平靜。“南冠”一詞,巧妙地暗示了自己的囚徒身份,使得這原本普通的秋蟬之聲在這特殊的情境中充滿了悲涼的意味。寒蟬的吟唱與囚徒的愁思相互交融,營造出一種淒涼而又悲憤的情境,彷彿一幅墨色濃重的畫卷在讀者眼前徐徐展開,瞬間將讀者帶入詩人那充滿愁苦和哀怨的內心世界。

2. 蟬人對比,悲憤自現:“不堪玄鬢影,來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