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前年戍月支,城下沒全師。
蕃漢斷訊息,死生長別離。
無人收廢帳,歸馬識殘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
賞析:
一、原文釋義:
前年你出征月支,在城下全軍覆沒。從此蕃漢之間斷絕了訊息,生死兩隔長久別離。無人去收拾那廢棄的營帳,歸來的戰馬還認得殘破的軍旗。想要祭奠又懷疑你還活著,在天涯的這一端我痛哭流涕。
二、詩篇背景:
張籍,唐代詩人,其詩多反映社會現實和人民疾苦。他生活在唐朝中後期,那時邊境戰事頻繁,國家動盪不安。
這首詩或許是詩人聽聞友人在邊疆戰事中失蹤後所作。在那個戰亂的時代,人們常常面臨著生離死別,而這種痛苦也成為了詩人筆下深刻的主題。
三、賞析分享:
1. 殘酷的戰爭場景:詩以“前年戍月支,城下沒全師”開篇,張籍猶如一位悲憤的記錄者,用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一場慘烈的戰爭。前年的出征,以全軍覆沒的悲劇收場,讓人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無情。這種開場為全詩奠定了沉重的基調,讓讀者立刻沉浸在戰爭的悲痛之中。
2. 絕望的隔絕狀態:“蕃漢斷訊息,死生長別離。”詩人描繪了戰爭帶來的隔絕與絕望。蕃漢之間訊息斷絕,生死不明,這種長久的別離讓人痛心疾首。這裡不僅體現了戰爭對通訊的破壞,更凸顯了人們在戰爭中的無奈和無助。它讓人深刻體會到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巨大痛苦和創傷。
3. 淒涼的戰後景象:“無人收廢帳,歸馬識殘旗。”詩人透過對戰後景象的描寫,進一步增強了詩歌的淒涼感。廢棄的營帳無人收拾,歸來的戰馬還認得殘破的軍旗,這一畫面充滿了荒蕪和悲涼。它象徵著戰爭的破壞和生命的消逝,讓人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後果。
4. 複雜的思念之情:“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詩人表達了複雜的思念之情。想要祭奠友人卻又懷疑他還活著,這種矛盾的心理讓人感同身受。在天涯的這一端,詩人痛哭流涕,這份思念和悲痛之情達到了高潮。它讓人深刻體會到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戰爭的無奈與悲憤。
四、深度思考:
1. 戰爭的殘酷與人性的脆弱:詩中描繪的戰爭場景,讓人深刻思考戰爭的殘酷性以及人性在戰爭中的脆弱。在戰爭中,生命變得如此脆弱,人們被迫面對生離死別和無盡的痛苦。這首詩提醒我們,要珍惜和平,反對戰爭,讓人類遠離戰爭的災難。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應該如何透過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避免戰爭的發生?
2. 友情的珍貴與堅守: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讓人感受到友情的珍貴。在戰亂的時代,友情顯得尤為珍貴,它是人們心靈的寄託和支撐。這首詩讓我們反思,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應該如何珍惜身邊的友情,在困難時刻相互扶持,堅守那份真摯的情誼。
3. 歷史的記憶與反思:這首詩作為對歷史的記錄,讓我們銘記戰爭的痛苦和教訓。歷史是一面鏡子,我們應該從歷史中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應該如何透過對歷史的學習和反思,更好地維護和平,促進人類的發展?
4. 詩歌的情感表達與藝術魅力:張籍透過這首詩,將戰爭的殘酷、友情的珍貴和思念的痛苦表達得淋漓盡致,展現了詩歌的強大情感表達能力和藝術魅力。詩歌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能夠用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觸動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這首詩讓我們領略到詩歌的美妙之處,也讓我們更加珍惜文學藝術帶給我們的心靈滋養。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如何透過閱讀詩歌等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提升自己的情感素養?
五、考點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