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癸卯歲,西原賊入道州,焚燒殺掠,幾盡而去。明年,賊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邊鄙而退。豈力能制敵與?蓋蒙其傷憐而已。諸使何為忍苦征斂,故作詩一篇以示官吏。
昔歲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戶,洞壑當門前。
井稅有常期,日晏猶得眠。
忽然遭世變,數歲親戎旃。
今來典斯郡,山夷又紛然。
城小賊不屠,人貧傷可憐。
是以陷鄰境,此州獨見全。
使臣將王命,豈不如賊焉?
今彼征斂者,迫之如火煎。
念昔愧俸錢,況此遣行戍。
誰能絕人命,以作時世賢!
思欲委符節,引竿自刺船。
將家就魚麥,歸老江湖邊。
賞析:
一、原文釋義:
癸卯年,西原的賊人兇悍地攻入道州城,他們肆無忌憚地焚燒房屋、殺戮百姓、掠奪財物,幾乎將這座城洗劫一空才揚長而去。次年,賊人再度興兵,攻打永州併成功攻破邵州,然而令人詫異的是,他們卻未侵犯道州的邊境,悄然退去。難道是道州的兵力足以抵禦敵人的進攻嗎?實則大概是賊人也憐憫道州百姓的貧苦,不忍心再加傷害罷了。而諸位官吏,為何還忍心苦苦地橫徵暴斂?為此,我特意作詩一篇,用以警示官吏。
回想往昔,曾逢太平盛世,我在山林之中隱居長達二十年之久。那時候,清澈的泉源就在庭院之內潺潺流淌,幽深的洞壑就橫陳在屋門前。田租賦稅皆有固定的期限,每當日暮時分,人們仍能安然入眠,生活寧靜而又愜意。然而,忽然間遭遇這世間的動盪鉅變,多年來我不得不親自投身於戰事之中,飽經風霜。如今我掌管這座郡縣,山區的夷人又騷亂紛紛。道州城規模狹小,賊人都不屑於屠戮,只因其百姓極度貧困,實在令人心生憐憫。也正因為如此,鄰縣紛紛陷落,唯獨道州得以保全。朝廷派來的使臣秉承王命行事,但其所作所為,難道還不如這些尚有憐憫之心的賊人嗎?如今那些橫徵暴斂的官吏,逼迫百姓的手段殘酷如烈火煎熬。想起昔日在官時領取俸祿,心中已感有愧,何況如今目睹百姓遭受這般苦難,又要被派遣去戍邊。誰能忍心斷絕百姓的活路,只為了追求一時的政績而被稱作賢臣!我一心想要捨棄這官職符節,拿起竹竿親自撐船。帶著全家去捕魚種麥,歸隱於江湖之畔,安度晚年。
二、詩篇背景:
詩人元結,生於安史之亂後的動盪亂世,彼時,國家滿目瘡痍,百姓深陷水深火熱之中。他懷揣著對天下蒼生的悲憫和對正義的執著追求,出任道州刺史。然而,現實的殘酷遠超他的想象,賊亂未平,民生凋敝,而官吏卻依舊橫徵暴斂,不顧百姓死活。在這重重困境之中,元結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和強烈的正義感,揮筆寫下此詩,抒發內心的憤懣與無奈,同時也表達了對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對時政的嚴厲批判。他渴望以這首詩喚起官吏們的良知,為百姓謀得一絲喘息的機會。
三、賞析分享:
1. 對比鮮明的生活寫照:詩的前半部分,詩人以飽含深情的筆觸回憶往昔太平歲月的寧靜生活,“昔歲逢太平,山林二十年。泉源在庭戶,洞壑當門前。井稅有常期,日晏猶得眠”,那是一個充滿詩意與安寧的世界,泉源清澈,洞壑幽深,賦稅合理,生活安逸。然而,這美好的畫面與當下的戰亂和動盪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比。“忽然遭世變,數歲親戎旃。今來典斯郡,山夷又紛然”,社會的劇變打破了平靜,戰火紛飛,民不聊生,道州的騷亂更是讓百姓陷入了無盡的痛苦之中。這種今昔對比,不僅凸顯了社會變遷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也為後文對官吏的批判奠定了情感基礎,讓讀者深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