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賞析:
一、原文釋義:
北風怒號著席捲大地,堅韌的白草被狂風摧折,在這胡地,八月就已雪花紛飛。彷彿在一夜之間,春風悄然拂來,使得千萬棵梨樹繁花怒放。雪花紛紛揚揚地飄入珠簾,打溼了羅幕,即使身著華貴的狐裘也難以感到溫暖,錦被更是顯得單薄。將軍的角弓凍得難以拉開,都護的鐵甲冰冷得難以穿上。無邊無際的沙漠縱橫交錯著百丈厚的堅冰,萬里長空中凝聚著憂愁慘淡的陰雲。在中軍大帳裡擺設酒席為歸客餞行,胡琴、琵琶與羌笛一同合奏,為這別離的場景增添了幾分熱鬧。傍晚時分,轅門前大雪紛紛飄落,狂風猛吹,紅旗被凍得僵硬,竟無法飄動。在輪臺東門送你離去,你啟程之時,大雪鋪滿了天山的道路。山路迂迴曲折,你的身影逐漸消失不見,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馬蹄的痕跡。
二、詩篇背景:
此詩是岑參在輪臺任安西北庭節度判官時所作。當時,他置身於西北邊陲,親身經歷了邊地的嚴寒與荒涼,也深切感受到了戍邊將士們的堅韌與豪邁。他的上司武判官即將歸京,岑參在這冰天雪地的惡劣環境中為其送行,觸景生情,將內心的感慨與不捨化為這篇千古傳誦的佳作。
三、賞析分享:
1. 奇異的雪景描繪:詩的開篇“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以剛勁遒勁的筆觸展現了邊塞狂風的兇猛和大雪的驟然而至,凸顯了邊地氣候的惡劣與無常。“胡天八月”點明瞭時間和地點的獨特性,瞬間讓讀者感受到了與中原地區截然不同的氣候環境。“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一驚豔絕倫的妙筆,將紛飛的雪花比作春天怒放的梨花,瞬間把酷寒的雪景轉化為充滿生機與夢幻的美妙畫面。這種新奇獨特的比喻不僅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獨樹一幟的藝術創造力,更體現了他在艱苦環境中依然保持的樂觀精神和對美的敏銳感知。
2. 寒冷的環境烘托:“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詩人透過對室內人物的感受和室外軍備狀況的細緻入微的描寫,進一步烘托出了邊塞的極度寒冷。雪花飄入珠簾,打溼了羅幕,即便身著華貴的狐裘和錦衾也無法抵禦寒冷,足見寒意之深。而將軍的角弓凍得無法拉開,都護的鐵甲冰冷得難以穿上,更是從側面展現了嚴寒對軍事行動和將士們身體的巨大影響。這種對寒冷的全方位、多層次的烘托,讓讀者彷彿能切身感受到那種深入骨髓的寒意,也更加凸顯了邊地生活的艱苦卓絕。
3. 宏大的雪景構圖:“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詩人以其廣闊無垠的視野和豪邁奔放的氣勢,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無比雄渾壯闊的邊地雪景圖。浩瀚無邊的沙漠中,縱橫交錯著百丈厚的堅冰,彷彿大地被凍結;萬里長空中,陰雲密佈,愁緒凝結,給人一種沉重壓抑之感。這兩句詩不僅展現了邊地雪景的廣袤遼闊與雄偉磅礴,更營造出一種凝重悲壯、肅穆深沉的氛圍,為下文的送別之情奠定了沉鬱厚重的基調。
4. 熱鬧的餞別場景:“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在冰天雪地、嚴寒刺骨的環境中,中軍帳裡卻呈現出一片熱鬧非凡的景象。豐盛的酒席為即將歸京的武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