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春節,時間進入了嘉佑元年。
這一年,歐陽辯十歲了。
按照原來的年號,今年原本應該是至和三年,而不是嘉佑元年。
原因是過完春節,仁宗突然發病了,而且病得不輕。
正月初一,按照傳統慣例,文武百官都要參見元日大朝會。
這一日,百官踏著皚皚白雪,徐徐步入大慶殿,來參見一年一度的元日大朝會。
然而,就是在這盛大的日子裡,誰也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
當百官就列,左右內侍剛剛捲起來葦簾時,應該坐等百官朝賀的仁宗皇帝盡然突然歪倒在了龍椅的一旁。
內侍們趕緊放在簾子,扶起仁宗皇帝,有的用手掐人中。
大殿內的百官只能在下面乾著急,誰也不敢上前,因為如果隨意上前那是違反禮制的。
過了一會,仁宗皇帝緩了過來,於是重新捲起來了簾子,接受了百官的依次行禮。
正月初五,按照慣例要在宮中設宴。
仁宗皇帝在紫宸殿設宴,款待百官及前來祝賀元旦的契丹使節。
宰相文彥博捧著酒杯登上臺階為仁宗皇帝賀壽,不料仁宗皇帝直接說道:“不高興嗎?”
文彥博見仁宗皇帝如此說道,知道其病情還未痊癒,倉促之間也不知道說什麼好,就笑了笑沒說話。
次日,契丹使節入宮向仁宗皇帝辭行,再次設宴於紫宸殿。
契丹使臣剛剛走到庭中,仁宗皇帝突然喊道:“速召使節上殿,朕不想見!”
左右內侍見皇帝語無倫次,知道肯定是又犯病了,趕緊扶進了裡面。
留在外面的契丹使節傻了眼,愣了半天也不知道是個什麼情況。
宰相文彥博只能以仁宗皇帝昨日飲酒過多為藉口,由大臣設宴款待,代授國書。
這些訊息是歐陽辯從王安石處得知個零碎訊息,結合他所知的歷史,推測出大概。
汴京城的氣氛陡然有些緊張起來,各處城門的守衛也多了起來。
歐陽辯外出的時候,看到不少軍士巡邏,給這春節增添了些許的肅穆。
仁宗皇帝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太醫對此也沒有辦法,有大臣提出實行天下大赦來為皇帝祈福保平安。
對此,兩府大臣專門開會討論,最後一致透過頒佈大赦令,並在大慶殿日夜焚香。
就這樣,又過了一週。
這一週中仁宗皇帝還是如此,沒有任何好轉,直到正月十四以後,仁宗皇帝的神志才逐漸清醒過來,但是卻不能說話了。
就這樣過了一個多月,直到二月底仁宗皇帝才算最終康復。
於是,至和三年戛然而止,變成了嘉佑元年。
朝堂上的緊張和歐陽辯沒有什麼關係,歐陽修在二月廿二從遼國回到了汴京,這才是歐陽家的大事。
結束了千里黃埃的漫漫旅程,回到溫暖的家中,歐陽修感到特別舒適、愜意。
長達四個月的時間,在凜冽寒冬中跋涉,再次歸來,歐陽修都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覺了。
四個月沒見,他感覺四個兒子都大了不少。
他一個一個的看過去。
大兒子歐陽發變得穩重起來,歐陽修滿意地點點頭,看來胡瑗那邊的教導是有成效的。
老二歐陽奕虎頭虎腦的,他在路上的時候給家裡的家屬特意給這個兒子寫了段話。
【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為玉也。人之性因物則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付奕。】
這個兒子性情魯鈍內向,雖然聰明,但不琢不成器,所以他特意囑咐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