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體系和國家認同
噠噠馬蹄聲帶起陣陣塵土,穿著無袖罩袍扛著鋤頭的鄉民們紛紛抬頭。
幾道殘影飛快地從眼前衝過,裝著漿糊的小桶撞擊著馬鞍,灑落了不少到地上。
那是兩名戴著藍折帽,披著短披風的憲兵,他們騎在兩匹快馬背上,在土路上飛馳而過。
「貼公報了,快快快,走快點。」
一見到這場景,那些原先還在慢悠悠前行的鄉民們馬上加快了步伐,追著馬匹揚起的灰塵而去。
自從救世軍入駐庫什領以來,公報已經成為了鄉民們的生活必需品。
為了防止公報被雨水打溼,絕大多數的百戶區都會在公報欄上多建一個小亭子或木棚,專門用來擋雨。
一般來說,這種公報含有三種內容。
第一種是庫什領的新聞,例如打了勝仗,頒佈了什麼政策或法律,嘉獎了什麼人。
寓言或者教會笑話,前者是為了建構救世軍政權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後者是為了解構帝國教會的合理性與合法性。
第三種則是當前的物價以及招工資訊,例如蜂窩煤丶砂漿和傢俱價格,例如某某工坊正在招勞工等等。
很多時候,這些鄉民都是不太敢出遠門的,尤其是這一路的出行費用並不便宜,還有迷路的風險。
所以他們大多都是每個月把想要的東西和百戶長說好,然後根據公報的物價表找到百戶長,預先支付貨款。
然後百戶長每個月帶著護教軍到城裡去集體採購,用馬車統一運回來,能節省不少運輸和交通費用。
當然由於量比較大,同一個地區的很多百戶長藉此聯合在一起,跟貨商批發壓價,和鄉民提價,吃起了兩頭回扣。
不過由於數目不大,而且大頭都用來補貼了草料錢和護教軍。
所以留守貞德堡的馬德蘭等人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基本就是不舉不究。
等以後局勢好轉了,道路修建好了,人手充足了,這部分職能就會從百戶長們手中剝離出來。
當鄉民陸陸續續趕到公榜面前時,護教軍隊長就讓護教軍們維持起了秩序。
護教軍們手持長矛梭鏢圍成了一個半圓形,阻止鄉民們靠得太近。
時不時地,他們還要拿出棍棒去抽打那些小偷小摸的鄉間無賴。
要知道,這些護教軍可是掌握了一部分執法權的,而且潛性地賦予了暴力執法的權利。
意思就是護教軍私刑處死流氓無賴,憲兵和守夜人是默許的。
那些鄉間的無賴混混集團在這半年裡,要麼被長矛戳死,要麼就是被運到大澤鄉挖泥煤或者疏通河道去了。
姍姍來遲的百戶長笑著站在公榜前面,清了清嗓子,大聲地朗讀起來:「……我軍大勝,擊敗金河鄉上萬大軍,魔鬼首領尼德薩爾身死,莫桑凱雷德伊斯(金河鄉大主教)與澤拉肯不日將抵達貞德堡,由萬民公審……」
沒等百戶長說完,鄉民們便發出一陣陣歡呼之聲,他們扯開了領口的繫繩,大聲詢問自家孩子在不在嘉獎名單內。
在村莊的邊緣,騎著小矮馬路過的哈爾金露出了微笑,這樣的場景從貞德堡出發時,他就見到了無數次。
不過哈爾金卻沒有他們那麼興奮,因為早在兩天前,他就已經得知訊息了。
大勝的訊息,在一天半以後就從水路傳到了貞德堡,再以貞德堡為中心,向周圍的八個城鎮散播。
最後等到低階僧侶們抄寫好了公報,然後由憲兵們發出的時候,都已經是三四天以後了。
隨著庫什領百戶區的數量增多,憲兵自然是不可能每個百戶區都送到。
所以很多時候,憲兵們都是隻把公報張貼在主幹道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