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華宮的大殿內,氣氛凝重,彷彿連空氣都凝結了一般。
眾人的目光緊緊地聚焦在跪在地上的五皇子身上,只聽他聲音顫抖地說道:“兒臣便是目睹了岑思卿殺蘭英,才會被他推下了雲嵐閣。”
五皇子的眼神中滿是恐懼和不安,他顫抖的聲音傳遍整個大殿,每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他的神情扭曲,面容彷彿被巨力擠壓一般,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似乎在承受著一種巨大的壓力和恐懼,扭頭指著岑思卿說道:“就是他!想要將兒臣殺人滅口!”
五皇子的話像引燃了重磅的火藥,令大殿之中的每個人都感受到了它帶來的衝擊和震撼。一時間,眾人的表情各異。
皇帝的面容凝重,目光中流露出不可置信之色,皇后則驚詫到合不攏嘴。而坐在一旁的二皇子則無奈地搖搖頭,望著岑思卿,語重心長地沉聲道:“七弟,你糊塗啊。”
岑思卿聽到五皇子突然的指認,頓時如遭雷擊。他的眼神瞬間變得迷茫,六神無主的模樣在大殿中顯露無遺。待他反應過來時,才終於跪在地上,連忙搖頭否認道:“兒臣沒有。兒臣沒有殺任何人...沒有...”說完,他慌亂地看向皇帝,眼神中帶著一絲哀求和委屈。
皇帝聽到岑思卿的辯駁後,心中泛起了漣漪。他內心其實不相信岑思卿會殺人,尤其是對陪在他了身旁十年的人動手。然而,五皇子態度如此堅決,讓皇帝內心終於有了一絲動搖。
皇帝陷入了沉思之中,即便五皇子因為和親之事而與岑思卿有嫌隙,但是栽贓岑思卿殺人滅口的事情,似乎也太過荒謬了一些。於是,他抬眼向岑思卿望去,再次對身旁的袁福下令道:
“去榮和宮,帶人徹查。將那名太監和晏王的那件衣裳,無論如何也要找到帶來。”
即便有那名宮婢和五皇子的證詞,皇帝還是心有懷疑,希望透過搜宮替岑思卿證明清白。
但岑思卿卻因為皇帝的這個舉動,瞬間心口一沉,恍若跌入了深淵。一時之間,他只覺得大腦一片空白。
雖然岑思卿沒有領會到皇帝的意圖,但是皇后卻察覺了皇帝的心思。如今,岑思卿因勸說諸國簽署了凌淵河共治協議而立下大功,聲名在外。原本,皇后也不想在此時打擊岑思卿,但她想起二皇子說的話:
“天下之禍不生於逆,生於順。只有在岑思卿最得意的時候,將他一舉擊潰,往後他才難有翻身的機會。即便,父皇現在看中的是他的智謀。但往後,父皇只要想起岑思卿的聰慧之中夾帶著邪心和妄念,那岑思卿僅剩的那一點優點,也會變成他致命的弱點。”
當時,皇后雖然有些猶豫,但最終還是被二皇子的話所說服。
就在此時,指證岑思卿的那名宮婢,微微抬頭與皇后對視了一眼。忽然,她站起身,朝殿內眾人哭訴道:“聖上若是不信,奴婢可以以命起誓。那日,奴婢確確實實看見了,靖王殿下墜雲嵐閣的時候,與他在一起的人,就是晏王殿下。”說完,她朝大殿一側的柱子猛衝了過去。
好在,袁福命人及時攔了下來,才避免了一條人命逝去。但那名宮婢也被袁福帶了下去。
剛才的一陣騷亂過後,岑思卿的心頭一片混亂,但他的目光遊移間卻瞥到了一旁神情平靜的二皇子,終於恍然大悟。
岑思卿頓時意識到,二皇子之所以會將代表嶽國出使他國的重任交給自己,便是為了讓他離宮。而在他離宮的這三個月裡,二皇子提前接回了五皇子,就是為了今日的一切在做準備。
然而,在大殿的混亂氛圍中,二皇子淡然地坐在那裡,緩緩品著茶。與岑思卿慌張的視線相會的那一刻,他立即知曉,岑思卿終於洞悉了一切。
在皇帝皇后面前,二皇子強壓著微微揚起的嘴角,此時,他以一個勝利者的姿